之前來過會稽郡的,就能發現吳中和武原兩縣已經翻天覆地。
萬畝養殖區不只是說說,而是一直在開挖,附近郡縣的農人,但凡有空余,都會到兩縣做工,換些錢糧回家。
有人養殖魚鱉蝦蟹,就有人養殖魚鱉蝦蟹苗,吃的小魚,螺螄,小蝦和飼料。如今的吳中縣,熱火朝天。
各地不少行商過來購買太湖特產和魚獲,又帶動當地的吃住,車馬貨運,連折扇團扇和絲綢華服。
魚蝦不易運輸,螃蟹也只好了一些,就有行商過來賣硝石,賣冰。
陛下出巡的消息幾乎天下皆知,吳中縣的人見御駕竟然真的來了他們這,個個都驕傲的挺起胸膛。
他們吳中縣自從修筑馳道,被少丞相代縣令長,就完全換了模樣,如今快兩年了,整個縣再也沒有聽說誰家吃不飽飯餓死人了。
陛下仁政,少丞相仁善,又留下好官,才有他們如今富足的日子。
王綰隨行御駕巡游,一路上雖然看到的都是馳道附近郡縣的黔首,他們糧食增產,有縣吏教化,看著亦是安居樂業,卻也未曾見過如吳中縣的黔首這般面有活力,眼中有光的。
而萬畝養殖區更是看的震撼人心,太湖水,長江水流過河溪,與一片片的水塘、水田連成一片,農人和漁民忙活于其間,仿佛仙境一般。
看著他們,再說其他郡縣的黔首安居樂業,都覺得張不開嘴了。“丞相,徐福確實于治地強民有一套。”他的屬官也不得不承認。王綰心下的震撼還未平復,沉默的緩緩點了頭。
嬴政見識過瑯琊郡的富足,但那是徐長歷經十年教化才形成的風氣和養出的富足,是徐希的出生地,她有小圣童之名就已致力強民。
吳中縣修馳道前,還有個殷通一心反秦,為抹黑秦律,治下黔首難活。畝產所收墊底,賦稅亦墊底。
只兩年時間,往日賦稅墊底的吳中縣,搖身一變,上下皆富足起來。
徐希對進度相當滿意,跟嬴政稟道,陛下,魚米之鄉已見雛形,往后會稽郡所產天下聞名,必成膏腴之地,亦能成為我大秦錢袋子。
嬴政看著前后幾年畝產賦稅對比,點了點頭,朕此時覺得把福卿留在朝中,頗有些可惜了。”
徐希睜了睜眼,陛下,臣在朝中作用也很
大啊。
嬴政笑出聲,這表格不錯,一目了然,之后每個郡縣,都留一份。之前是沒紙,明年就可在各郡縣推廣。徐希應諾。
嬴政應聲,想到了洞庭和云夢澤,太湖和濕地可作萬畝養殖區,南郡洞庭云夢是否亦可行
徐希立馬拱手,陛下英明如今南郡馳道已通,太湖濕地打造好,洞庭云夢就可學習經驗抄課業了。
看他感興趣,徐希就拿出會稽郡的輿圖,給他講了如何開發太湖和吳中武原兩縣的,又掛出南郡洞庭和云夢濕地的輿圖。
嬴政親政以來,各地大小案件決策于一身,秦統一后,也不曾更改,便是出巡,每日都要運送奏疏,處理各地遞來的大小政務。
對于南郡狀況,雖未看見,亦了然于胸。和會稽郡有了對比,立即想要再治出一個魚米之鄉,錢袋子。
徐希立馬制定下一步路線,西進長江,乘船到南郡江陵,再順著武關道北上回咸陽。
嬴政帶著朝臣泛舟太湖上,賞盡太湖美景,品嘗到了肥美流油的螃蟹和鮮美的刀魚,銀魚,以及南海打撈的海產品。
大食子帶著徒弟們嘗試了各種佳肴菜譜,小吃糕點,兩人也不藏私,與當地的庖廚互相教授技巧,請教廚藝,把菜譜流傳于當地。
嬴政君臣在會稽郡盤桓半月余,就啟程準備西進。此時秋風狂作,江上船只難行。
韓綏之立馬出來進言,陛下到稽山,卻不祭拜大禹,只在會稽郡享用一番就行離去,江水之神生怒,是以阻攔陛下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