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朝中也缺。地方上的官員不中用的,能換全換掉。馬上百越開戰,打下百越亦需要能臣能吏前去治理。”徐希正了神色,百越好打,卻極難治理,可不比其他地方。
嬴政也正了神色,“福卿所慮,亦是朕所慮。咸陽的賢才能人還是少,那便依福卿所謀。”
“諾。”徐希拱手應聲。
回去就在小報上刊登了一篇徐丞相掃射其他地方無賢才的文章,說她任用沛縣人才,對前左相王綰留下的屬官不派活兒,被告了狀,監察御史令彈劾她,她還大言不慚攻擊其他地方的賢才是廢物。
會買小報的人,多數都知道,這份小報出自印刷坊,不論說什么流言罵戰,都受徐希這個少丞相把控。
但現在,她做了左相,少丞相職位被撤,邸報相關也被歸為朝中政務。
現在小報上開始寫徐福不好的文章,只怕印刷坊她已經不能完全掌控了。
看不慣她把控言論的貴族士子都接收到了這個信號,心下滿意,但又憤怒徐希罵他們地方無賢才的話。
尤其魯地,多儒士,文風盛行不衰,被一個小小沛縣騎在頭上,說他們地方沒有賢才
幾十篇辯駁和顯擺的文章,發來咸陽。
徐希按而不發,還在小報刊登了最新秋收消息,把前年和她辯駁自己有才,領了職位去地方做政績打她臉的士子們拉出來,豎向逐年比較,他們治下的地方并沒有顯著變好。橫向比較,還不如學堂里出來只懂律法和農醫的縣官政績。
這十幾個士子有的受不了秦律對官員的嚴苛和底層辛苦已經請辭隱去,有的還在職位上,被她登報拉踩一通,剩下的幾個簡直氣壞了,有人趁勢撂挑子,有人咬牙拼斗,勢必要做出政績來不能丟了臉。
邸報上也正式公示本年度秋收成果,畝產均值排行榜出來,甲乙丙前三百有過半是學堂出去的學子擔任縣令的。
另一半也多是用了學堂學子做農官縣吏的。
朝中不服徐希的,昭韻拿出數據直接乎到眼前,“若諸位大臣和屬官也能為國為民做實事,自然能得民心,得君心,能青史留名,而非無能狂怒,見不得能臣良相當道。”
陳平嘶了聲氣,主君這個不聲不響的屬官,看起來是她們幾個女官中最柔弱的,損起人來也如此之狠啊。
周勃看他拉衣袖使眼色,瞥他一眼,認同的點頭,若是無用,不會被主君帶在身邊。能從楚王負芻的后宮出來跟著主君逐步朝堂做上官的也不是一般人,更不能因為外表溫柔軟弱就覺得好欺負。
公輸琦和馮劫等人,看著真實的數據說不出話來。
李斯看著開始嫉妒,徐希也沒少舉薦人,留在身邊用的始終就姒染、秦儷她們幾個女官,之前不顯眼,徐希升了左丞相,連這個柔柔弱弱的昭韻都開始顯露了。
這幾個人不僅好用,最關鍵的是忠心,不論地位、金銀珍寶,還是美男子,都不能令她們動搖。
忠心不二是比有才還難得的品質,不論做什么事,能放心,而不懷疑,會輕松很多。
還有地方上的官員,他的人多在朝中,在郡縣上的太少了。現在數據一出才顯眼,徐希已經在郡縣上安置那么多人手了。
公輸琦也心驚不已,仔細看了數據報,這才發現,徐希那些不顯眼的學子已經在郡縣上形成那么大的勢力了。這要任其發展,這些學子從縣吏到縣令長,再從縣令長到郡守,豈不天下郡縣官員都成了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