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刺殺,早在蕭何預料之中,出頭鳥必須一下摁死,才沒有人敢再朝他下手。否則他難活命是一,后面的人再碰改軍法,步他后塵,改軍法必定失敗。
軍功爵制不改,秦國的軍事運轉就永遠停不下來,內政遲早耗干。
和徐希通過信,他部署了一番,引蛇出洞。
差點廢掉一條胳膊為犧牲,當場抓住府邸內的暗樁。
侯廉領了審問的活兒,恐嚇、忽悠、下毒、針砭齊上,直接扯出了一整條線。
是屠睢。
趙高一聽是自己的弟子,立馬就否決,“陛下,改軍法乃是陛下之令,臣早與屠睢交談過,此時代左丞相推進改法,他必定支持政令,更不可能會派兇刺殺請陛下嚴查”
嬴政看著蕭何的奏疏,直接問,“可有冤”
“確有證據。”蕭何右胳膊挎在胸前,卻一身正氣,恭謹的呈上各項證據。
屠睢力大貪功,之前跟隨王翦出征,就為自己貼上了滅六國的功勞。卻在打匈奴、平百越之時被刷下來。
看王翦年邁,甚至不問政事,想接替太尉,卻又被彈劾打壓。
他之前曾懷疑被徐希針對,可她在朝中誰都針對,但凡政務能力差,差事沒辦好,她直接就批。甚至罵他還沒有罵公輸琦那幫儒士罵的狠。
現在王翦已經老的不能動彈了,他要拿下太尉之位,就要做出些事情來證明。
蕭何要改軍法敢把手伸到軍中來,那他就解決了他。
還私下與人謀定,殺了蕭何之后,再上位的左丞相要改軍法,依舊殺。
嬴政大怒,直接下令嚴查,“捉拿屠睢,若查證,嚴懲不貸”
趙高兩眼有些發黑,跪倒在殿內,卻不敢阻攔。但他無論如何也不信屠睢會那么蠢,直接明說殺蕭何,殺改軍法之人。
屠睢喊冤,證據砸在臉上。
證人也證實,“確有此話,乃屠睢將軍酒后狂言。”
但他的門客卻聽話行動了。
屠睢被擄掉了爵位,下獄,全家貶為賤籍。
所以參與者輕的徒刑,重的絞刑。
嬴政還查出此事有李斯的觸手,不僅有安插在左丞相府邸的暗樁,還有門客與屠睢的門客有關。他之前曾經舉薦屠睢做太尉,被徐希駁斥。
這其中還不知道有沒有趙高的事。
他私召了李斯問責。
李斯驚愕的辯駁,“陛下老臣是受過屠睢的壽禮,為他舉薦過,卻與刺殺蕭何完全無關,更不會刺殺蕭何啊”
嬴政冷眸望著他。
李斯一下含淚陳情道,“陛下,老臣與徐希多年守望相助,如今徐希致仕守孝,蕭何代其行事,老臣雖有不滿之處,也是看他不如君房,還急功冒進,但老臣與君房守住大秦的志向和決心從來都是一致的啊”
“那你認為,會是誰對徐公下暗手”嬴政出聲問他。
李斯瞬間老淚縱橫,“陛下,讓陛下有此看法,老臣愧不欲活矣”
嬴政皺眉攙扶他起來,“朕并非疑心李卿,只因此案查到今日,毫無進展,朕只能求教李卿。”
李斯立馬主動請命,“陛下,君房致仕,老臣在朝中亦成了孤身,老臣痛惜徐公之死,痛恨謀害徐公之人,老臣請命調查此事”
“好,此事就交給李卿調查。”嬴政沉聲應下。
從宮中出來,李斯整個后背都濕透了,臉色也格外難看。
到家他自己坐在書房想了半天,改軍法之事,進不得,只能和蕭何一起,否則他就會被背后的徐希踢出來。今日之事便是警告,陛下已經懷疑他。把徐長之死交給他調查,就是讓他出手對付所有伸手之人。等徐希起復回朝,給她掃清障礙。
徐希曾說過他還有數年仕途,絕對不止年,掃清徐希的障礙他會去做。但改軍法的功績他也絕不讓,不能讓。
蕭何看他在朝中態度轉變,竟然和他站在同一處,只怕應了徐希所料,坦然接受。分功他并不介意,只要能改了軍法。現在和李斯斗,不如聯手,真正難對付的是朝中反對改法的武將們和在外的大軍。
徐希看著咸陽來信,嘖了聲,“這事就不可能不讓李斯上桌,要是我還能踹他幾腳,獨攬大權。蕭何這會還是新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