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辯論足足延續了三日。
第四天不是因為他們終于吵出了成果,而是因為那幾天政務少,有時間讓他們吵,今天政務多了一些,大家決定先偃旗息鼓。
權應璋終于決定穿上了官服“哼季歲是吧給老夫等著”
季歲只是甩了甩手腕這幾日天天翻書,手酸得厲害。
居然還是沒打起來啊
一道聲音十分的惋惜。
權應璋一聽到這個聲音,有些訝異。
是許家小子但他不是站在最后面么
權應璋左右看看,發現確實不見許煙杪,正納悶著,丞相竇青撫著長須,站到他面前“權公。”
這人已是年過七旬,頭發斑白,風姿矍鑠。此時此刻,他溫和平淡,卻又帶著一股莫名傲意地說“恭迎閣下步入此堂。”
歡迎你來到新世界。
一個匯聚大夏最頂尖人才,撥弄權力風云的世界。
一個
能聽到許煙杪心聲的世界。
*
在聽見許煙杪的心聲主要是架吵完了季歲終于想起來自己忘了什么。
他的好外甥還在天牢里呢
“陛下”季歲當場出列“臣有罪”
老皇帝愕視“卿何罪之有”
“八月時,貴溪、永豐、興安大饑,民掘草根、樹皮以食,陛下遣臣外出監賑,到了災地,臣見鄉紳地主借此次大饑發放高利,百姓與他們借糧,借一斗還一斗半,借二斗還三斗,若一月后還不上,便利上加利,從五成利滾成十成利,災地百姓多典兒賣女以還高利。”
“什么”
老皇帝暴怒“朕已規定民間借貸,絕不能超過一月三分利,這些賊膽大過天的棍徒,竟害我百姓”
季歲道“臣有罪,罪在假傳圣旨,擅自開臨近未受災郡縣糧倉,取出糧食,為百姓將兒女贖回。請陛下降罪。”
老皇帝笑了一聲,他很高興“卿何罪之有若先上書等朕批復,不知多少家庭要流離轉徙,潰散四方。”
“殺得好”老皇帝斬釘截鐵地為這次事情定性“卿不僅無罪,還有功”
皇權社會便是如此,若皇帝覺得你不該死時,你就算假傳圣旨,他也能覺得你是機敏聰慧,靈機應變,但皇帝如果看你不順眼,你哪怕老老實實,遵紀守法,也會被皇帝看成是榆木腦袋,不堪大用。
季歲深知這一點,他躬身謝恩,心中已然打好腹稿。
接下來,他只需要感慨一下若非天災人禍并存,百姓何嘗不想全天倫之樂,何必忍痛將骨肉典買
重點是“天倫之樂”和“骨肉親情”。陛下必然會憶起自己的長子嫡孫,回想起以往大孫子在膝下歡鬧的場景。
爺孫之間,哪有過不去的坎呢
然后,再為太孫請功,正好出行前,太孫自愿把自己的零花錢拿出來說要捐給百姓雖然是由他妹妹做主的“自愿”,太孫自己不太情愿,但陛下又不知道。
百官不知他心思,只是微微感慨,目露贊嘆之意。
“季公仁義啊”
“季公實乃社稷臣矣臨大事而能不惜身天下楷模”
“愛君恤民,以仁為本,季公嗚嗚嗚嗚,季公假傳圣旨的時候,一定已經做好了以身殉道的準備了”
儒家本來就崇尚這種為了自己的堅持,連命都能舍棄的風骨,季歲的所作所為,正戳到他們點上。
就連權應璋都面露贊色,遙遙對著季歲一禮。
許煙杪已經開始翻季歲的過往了。
嗚哇這是什么大男主劇本清傲孤冷,年少成名,一路扶搖,文人追捧,天子親近,四十余歲便成了文淵閣大學士,替皇帝起草詔令,和皇帝商議政務。后宅也只有妻子一個,哪怕膝下無子也絕不納妾,除了當年天下大亂,丟失一個女兒外,簡直是爽文人生
你再夸,我還是要把我外甥救出來的
季歲冷酷地想。然后,開始吟唱“陛下,臣此次觀民生多艱,實在心酸。”
老皇帝微微頷首,面上流露出動容之色。
“那些鄉紳實在該死若非他們以國難發財”
許煙杪一邊翻看當時情況,一邊用自己的語言給對方配音我又怎么會需要從城東殺到城西老王八羔子,我都好聲好氣讓你們把人和地都交出來了,居然這么不識好歹以為老子拿不動刀了是吧
季歲一噎。
想好的話都一時想不起來了,只滿腦子一句
你才那么粗魯你全家都那么粗魯
季歲深呼吸一口氣,繼續組織語言“百姓又如何需要典兒賣女,他們何嘗不想享受天倫之樂”
老皇帝神色更動容了。
天倫之樂啊
他大孫子被關了足足一個月了,自小到大,他哪里吃過牢獄之災這種苦。
他當初投入起義軍,不就是想混口飯吃,到了老時,能夠兒孫繞膝,頤養天年嗎。區區一個貴人而已,大孫兒也只是太過重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