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煙杪覺得晉王這個人真是不可理喻。
我這也算是陰差陽錯救了他了吧,他居然恩將仇報,給我這么大一個燙手山芋
暗樁是昨晚給的,東西是早上上朝時上交的。
如今還在朝堂上,許煙杪心里吐槽幾句,面上也不太敢表現出來太大的表情。
然后他一抬頭“”
誒剛才是說了什么重要的政務嗎我看看也沒有啊
我愁眉苦臉是為了暗樁,怎么那么多官員苦著臉一個兩個還可以說是家里出事了,總不至于家里全出事了吧
當場有御史站出來“陛下臣有本要奏”
群臣哦豁
以前這樣的情況,他們都是表情緊繃,生怕那把火是往他們身上燒,又或者是哪幾個派系之間要對上了,自己該沖鋒陷陣還是小心謹慎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現在嘛
快讓我們看看是哪家的倒霉蛋被拉出來轉移小白澤的注意力
御史“臣要彈劾永昌侯。”
群臣哦豁
原來是這個倒霉蛋啊
永昌侯的胡子抖了抖,一臉懵然。
不能吧,他最近連走路都變得輕手輕腳,一下朝就往府里鉆,路上遇到什么事都心平氣和,怎么就被彈劾了
御史“永昌侯于伐倭之戰中,以數萬敵尸筑巨型京觀,是也不是”
京觀,就是武將為了炫耀自己的屠殺,把敵人的尸體堆成高丘后再蓋上一層浮土。
一向被視為殘暴野蠻的做法,受人詬病。
要是擱以前,永昌侯對這種彈劾一向是不屑一顧的,反正他有軍功,陛下難道還會為了敵人沒辦法入土為安來找他的麻煩嗎
但現在
永昌侯心虛氣短“確有此事,但我我是為了威懾敵寇”
那御史毫不留情地打斷他,然而質問的語氣倒是溫和“屠城也能威懾敵寇,將敵人的尸體投擲進城中也能威懾敵寇,侯爺為何單單選了京觀”
當然,御史也不是支持屠城,倘若永昌侯屠了城,他照樣也要彈劾。
永昌侯像是被掐住后脖頸的貓,眼神飄忽,訥訥不言。
御史鋒銳的目光在他面孔上劃過“因為京觀是野蠻中的文雅,殘暴中的內斂,比起屠城,更能炫耀武功,使土人不得安居。屠城只能震懾一時,腐爛的尸體堆壘成塔,才更能長久鎮壓當地人心。”
簡略來說就是別說什么震懾,誰還不知道誰,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與欲望,將它當作一座“豐碑”而已。
永昌侯覺得對待敵人,再殘暴也沒關系,自己也沒有屠殺平民,只是把俘虜給殺了殺俘確實不道德,但反正殺的又不是華夏人。
其實他想反駁也能反駁,比如咬死了自己立京觀就是為了長久震懾倭人,以免他們日后生出反心。
不過,想到現在是非常時期,永昌侯張了張嘴,還是把反駁的話語憋了回去,悶悶地說“京觀之事,確是我的不是。華夏乃禮儀之邦,對于俘虜,理應懷柔”
御史深以為然“是啊,足足五萬土人,你怎么能都殺了呢都是壯年男子,壓去挖金山銀山,能挖數十年呢。”
御史搖了搖頭“京觀還是太殘暴了。”
其他人“”
如果那些人知道活下來的代價是挖數十年的礦,說不定覺得不如死了算了。
當然,也說不定有人會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
永昌侯長吁一聲,感慨萬分“你說的真對,我還是太野蠻了。”
要論鈍刀子磨人,還得看這些文人啊。
許煙杪目不轉睛地看著,臉上表情漸漸恍然大悟。
如果是這樣,那對永昌侯最好的懲罰是不是讓他去拆了京觀,焚燒尸體,把那片土地清理干凈
土地都被血浸透了,那一塊顏色都黑了,得把那片土挖了吧血腥味也好濃
許郎,你怎么也跟御史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