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所有考生都這樣子。大部分人的基礎還是很扎實的,少部分人就算有薄弱的地方,也不至于如此離譜。
而那些學識極其好的
許煙杪看到高賀已經開始拿出米和炭,在自己的號房里燒爐子蒸稀飯了。
卷子上寫滿了答案,而他看上去十分有信心,還不慌不忙用手指比一下蒸飯放的水,畢竟火候本來就不足,水放少了就是夾生飯,難以下咽。
他隔壁號房就是那位表弟。
稀飯的香味不斷飄過去,表弟索性也不寫了,從大盒子里掏出豆漿,再掏出他愛吃的馓子泡進去,咔咔咔吃起來,吃得半點都不克制。
懶散到許煙杪都懷疑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想科舉,是被家里逼著來的。
而那位經常跑茅房的大孫子也在開鍋爐,大概是打算喝點熱水,讓自己不要再鬧肚子。
他消停之后,臭號旁邊的黃臉漢子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掐住大腿上的那一坨肉讓自己清醒,狠咬著左手,咬出血往下寫,爭取自己不要再被臭暈。
許煙杪又去看別人,比如梁瑞那大兒子梁幼文,直接把自己裹得像個毛毛蟲,只露出額頭和兩條胳膊,答題答得認認真真。
他弟弟梁幼武也在認真寫,許煙杪下樓去晃一圈又回到樓上,巡視考場時候,瞥到那梁幼武寫得一筆好字,工工整整。但答題方面,似乎遇到了什么難題,在拍打著自己的后腦勺。
看個科舉也能看出來不少東西。
有錢人家的孩子帶糕點、帶人參,連板鴨都能帶進來。沒錢人家的孩子只能自己煮稀飯當然,更多的人沒錢買炭買爐子煮稀飯,只能啃食帶過來的,已經涼透了的餅。
年輕的考生多是神采飛揚,志得意滿的。
年老的,那些六七十歲的考生考得氣都喘不過來,表情悲苦。
許煙杪頓時覺得自己干了很偉大的事情
我保證了大部分人考試的公平叉腰
還拒絕了一些不合理的題目
哦,當然不是君夫人陽貨欲這種,這種只能說是難,但不是不合理。
我都不知道樂學士到底怎么想的,就算收了個優秀的弟子,心里特別高興,也不能拿人家的新詩出考題,還說這句詩是出自大雅啊
要不是系統捕捉到八卦,我們一群人都要被糊弄過去了
所有出題的考官一下子被干沉默了。
負責出題的考官之一國子監祭酒一臉懊惱,小聲嘀咕“這也不能怪我們會被糊弄啊”
樂學士可是翰林學士是翰林院最高長官非才華橫溢之人不能擔任當這樣一個人信誓旦旦說出自哪本書的時候,其他人只會羞愧是自己忘記學過的知識,哪能想到大佬他騙人啊
兵部尚書含著調侃的笑看向樂醉樂學士。
這位已經七十多歲的老學士窘紅了臉,抬手按著自己的額頭,微微滑落的長袖直接把臉遮住。
他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到底是怎么腦熱了,居然拿科舉試題來做這種事。
現在冷靜下來,他都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許煙杪發現這事阻攔下來,事后考生發現這個題目并不是出自大雅時,會有多憤怒。
國子監祭酒看大佬這樣子窘迫,不由得笑一下“你老也不必太難過,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樂學士有些迷糊地眨了眨眼睛。
國子監祭酒壓著聲音,正要繼續刷大佬好感,手里順帶著捏一支筆桿比劃。沒注意到許煙杪看向他時,有些疑惑的眼神。
誒吳祭酒怎么還有心思聊天他的問題更大啊喂我都沒這么大膽
國子監祭酒猝不及防聽到這句話,手腕狠狠一磕桌沿,差點把筆桿子都丟了。
現在是樂學士反過來安慰他“沒事沒事,你那個問題確實大了一些,但也算是好心,陛下不會”
國子監祭酒僵硬地笑了笑,眼睛死死地從柱子油漆的倒影里盯住許煙杪。
許煙杪正好低下頭,用干凈的巾帕擦擦臉,醒醒神。
順便內心吐槽出策題,說什么皇帝乞諸鄰,就算老皇帝自豪自己從奴隸到九五至尊的經歷,也不代表他就喜歡別人把自己乞討的經歷印在試卷上,是個舉人都能說兩句啊。
貢院之外,某處茶樓包間之中。
太子“嘶”
襄陽公主“哇”
竇皇后“噗”
老皇帝面無表情地用力磕一下熟雞蛋,面無表情地剝蛋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