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陣子有幾句美好的祝福話,流行于朋友圈和公眾號。
他們說,“愿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有人說這些句子,是從蘇軾的詩句中演變來的。是定風波中的“萬里歸來顏愈少”。
而裴未抒眼中帶著禮貌的關切的樣子,就讓宋晞想起這一句。
也想起他們初次相遇。
初見裴未抒,是在2008年。
那年,宋晞第一次到帝都市。那時是8月,正值暑期,火車站涌滿了人群,挨肩接踵。
巨大熒屏在播放奧運會比賽,到處都寫著歡迎的標語,也有外國人舉著小紅旗走過,志愿者們站在人群中,友好地為有需要的人幫助。
整座城市洋溢著一種令人熨帖的熱情,熱鬧得如同新年。
宋晞的爸爸來接站,同母女兩個碰面后,宋爸爸主動接過大部分行李。
他連提帶拖好幾個箱子、袋子,扭頭笑著問宋媽媽“你們兩個啊,是不是想要把咱家都搬到帝都來”
宋晞背著塞得滿滿的雙肩包,手里提著布袋,跟在他們身邊。
她對新環境感到新奇,忍不住抬眼四處張望,爸媽的對話成了“耳邊風”,只隱約知道媽媽是在給爸爸講,哪些東西是給爸爸帶的,哪些東西是給宋叔叔一家帶的。
被提到的宋叔叔,叫宋家群,過去是他們同鎮的鄰居。
他家里有個在市區當老師的親戚,初中起他就寄住在親戚家,在市區上學,后來高考考得不錯,去了大城市念書,又輾轉到帝都做生意。
生意順風順水,用鎮上人的話說,就是“出人頭地嘍”“混得頂好的”。
宋晞小學時,有一年春節宋家群回鎮上過年,提了禮品來感謝一直幫他照應家里老人的宋晞父母。
那時候宋晞的爸爸剛被裁員,工作上正一籌莫展,經宋家群提議,春節后宋晞爸爸便跟著他一起去了帝都,幫著忙些生意上的事情。
家里只剩下宋晞母女,媽媽常常感恩地和宋晞念叨,說宋叔叔他們夫妻倆人都很好,在外面也很照顧她爸爸。
宋晞爸爸帶著她們到車站停車場時,宋家群已經下車,站在人群里,高舉雙臂同他們熱情地揮手“嫂子,晞晞,這里這里”
喊完又快步擠過人群,接過宋晞媽媽手里的大袋子,連聲道謝“嫂子,你說你來就來唄,拿這么多東西干什么,這么沉,辛苦了辛苦了。”
“不辛苦,我們上火車時碰見好心人了,兩個大小伙子主動幫我們抬了行李。也沒拿什么過來,都是家里的土特產。聽弟妹說,你想吃家鄉飯,我特地帶了很多筍干臘肉,回頭做給你們吃。”
宋媽媽看了眼車站外的商廈樓群,感嘆,“帝都真好啊,真漂亮。”
宋晞那年16歲,第一次走出家鄉小鎮,到了一線大城市,看什么都新鮮。
不過一路上車馬勞頓,來帝都時坐了四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再加上市區街道擁堵,車子連續急剎幾次后,宋晞胃里翻江倒海,找到就近的公共洗手間,吐了半天。
回車上睡了一會兒,再醒來時,車子已經駛入一片美麗的別墅區。
宋叔叔家的房子很漂亮,三層別墅,五色菊頂著藍紫色的花朵在庭院里盛放。
庭院里坐著一位笑盈盈的婦人,見到他們,挺著肚子走出來,和宋晞的媽媽擁抱。
那是宋叔叔的妻子張茜,宋晞叫她張姨。
“晞晞,好久不見呀,真是大姑娘了,個子也高了不少,再長兩年,要超過你媽媽啦”
張茜捏了捏宋晞的臉,“是不是火車上休息不好怎么臉色這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