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的午后,教室敞著窗依然悶熱無風,窗外挑廊護欄上落了幾只麻雀,嘰嘰喳喳。
帝都今年的10月,是晚來的“秋老虎”,干燥的悶熱讓人打不起精神。尤其是午休后的第一節課,最容易犯困。
政治老師用黑板擦輕敲講臺桌,提高聲音“同學們,醒醒,再堅持一下,有覺得困的同學可以喝口水,或者自覺站起來清醒清醒,下面要講的內容是重點了。”
林偉楠驚醒,猛然坐起來,額頭一道斜斜的紅印子。
班里有幾個同學站起來,怕擋住后面的同學看黑板,自覺站到了教室靠后的地方去。
宋晞倒是不困的,但政治老師的話,也嚇得她一驚。
回過神才發現,自己的政治筆記上,“社會的主要矛盾”后面,竟然無意識地寫了“裴”字。
她驚惶扭頭,看見同桌空空的桌面,才想起李瑾瑜請假沒來。
見大部分學生打起精神,政治老師開始講重點內容。宋晞急急用碳素筆把那個字涂掉,強迫自己認真聽講。
一直忍到放學,才放任自己胡思亂想。
那時候才開學一個多月,張茜不放心她自己上下學,正好兩個學校順路,她都是親自開車接送宋晞和宋思凡。
不過宋思凡有自己的主意,只有早晨才和她們一起。晚上放學書包往車上一丟,人就不見了,說自己滑板回去。
宋晞坐在車子里,看著宋思凡書包上的國際學校標志,又有些出神。
可能他平時上學餓了吃書包,書包邊緣一大塊磨損,感覺要漏了。拉鏈也沒拉嚴,癟癟的包里露出書籍一角,好像是英文版的課外書。
帝都教材和老家那邊教材不太一樣,這樣看來,國際學校更是不同。
平時上學放學路上,宋晞也會熱絡地同張茜聊天,但今天開啟的話題,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莫名緊張,胸口砰砰,竟像英語課被點名的瞬間“張姨,宋思凡學的課本和我們不一樣嗎”
“哦,不一樣的。他們很多課程沒有教材,外國老師授課是那樣的,到一個新的單元,就打印幾張內容給他們。”
提到這些,張茜回憶起以前給宋思凡選學校的經歷“有幾所國際學校都挺好的,我們當時考慮了挺久。他現在上的這所還是很不錯的”
因為宋思凡的性格問題,宋晞來帝都這么久,從未和他有過任何有實質性意義的交談。
吃飯時宋思凡也不喜歡聊天,也或許是不喜歡和宋晞她們聊天。即便同一個屋檐下,這還是宋晞第一次,了解到他的學習生活。
私心里,她也是通過宋思凡,在好奇另一個人的學習生活。
張茜說國際學校的小學是雙語授課,最開始是英文占百分之二十、中文占百分之八十,到三年級開始,已經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了。
“宋思凡他們班20個學生,有兩位班主任,一位負責語文,數學和語文主題,另一位負責英語,數學思維和英語主題。”
“好高級呀,老家鎮上沒有雙語學校,只有省城有的。”
“學校好是好,就是太貴了。老實說,他讀雙語幼兒園那幾年,我們已經覺得很有負擔了。那時候我和你宋叔叔生意還沒到現在這么好呢。本來都想著,就讀普通小學算了。”
張茜笑起來眼角有溫柔的細紋,“后來保姆說幼兒園很多家長都選了國際學校,而且思凡的英語,也還可以。我和你宋叔叔焦慮一陣子,后來想著,自己累點辛苦點是沒關系,教育上,還是不能虧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