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人有什么不同嗎
孟硯青很是困惑。
不過很快,更多人涌入,她被大家團團圍住,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中,她終于明白了事情原委。
她現在的身份不是孟硯青了,而叫孟建紅。
孟建紅今年才十九歲,家住廣外大雜院,后媽養的,下面有個妹妹差不多大,叫孟成秀,是后媽帶進門的
別看孟建紅是她爸親生的,可她爸就偏疼孟成秀,沒辦法,沒了媽就沒了爸,這爸耳根子軟,只知道聽后面媳婦的攛掇。
孟建紅打小就是爹不疼媽不愛的主兒,凄風苦雨長大,好在生在北京城,有居委會管著,倒是也不至于不讓上學,如今高中畢業了,沒考上大學,在家賦閑等著招工。
結果家里做主,要讓她嫁給一個二婚男,那男的年紀也不小,還帶個孩子,對方給的彩禮多。
孟建紅是個悶不吭聲的性子,被人欺負了也不說,但她氣性竟然很大,不想嫁給那男人,一氣之下竟然跳河了。
本來人都死透了,放在地震棚里,她家里已經準備找個男人合棺,打算趁機再賣兩個錢,誰知道家里人剛跑出去張羅買主,這邊人又醒過來了。
孟硯青聽到這一切,多少有些意外。
她認識這一家子,雖然沒什么血緣,但卻聯過宗。
孟家曾經也是大家族,祖上書香門第,出過翰林,同治年間棄官從商,經營珠寶玉器店,并倡導成立了成立珠玉行業會,及至民國,已成大氣候,旗下也曾投資煤炭、鐵路和銀行等,堪稱民國大家。
孟家的敗亡是四十年代末期的事了,而從興盛到衰敗,從世家大族到四處零散,這其中自然有許多分支旁族,這廣外大雜院孟家一支,和孟硯青祖父有些交情,所以聯了宗。
到了孟硯青這一代,已經沒什么來往,不過孟硯青父親回國后,這邊還是找過去,有過幾次交道。
就孟硯青所記得的,她見過小時候的孟建紅。
那個時候自己才十三四歲,過年時候廣外孟家去自家走親戚,抱著才沒幾個月大的孟建紅。
孟硯青那時候還是大小姐派頭呢,便隨手把手腕上的翡翠手鏈摘下來給了孟建紅,說讓孩子拿著玩去吧。
孟建紅她媽當時還感謝得很。
之后趕上了特殊時候,孟家日子不好過,廣外孟家怕受連累,就再不和他們家走動了。
孟硯青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孟建紅,昔年那個抱在懷中的小娃娃。
在眾人的圍觀中,她進到了孟建紅家的房中,看到洗臉架上鑲著的鏡子,她湊過去看。
這孟建紅竟然長得和她很像,乍一看不太能分出來。
孟硯青對著鏡子,看著眼前這熟悉的面容,開始想著現狀。
孟建紅跳河死了,她借著孟建紅這身體重活了,成了孟建紅,也就是說,自己可以像普通人正常人一樣,活下去了
想到這里,她還是不太有真實感,便在屋子里蹦了幾下,感受身體的重量感。
她能感覺到自己沉甸甸的,不會稍微不留心就飄起來了。
一時看到旁邊的白爐子,她又伸手過去烤火,湊近火源時,她清楚地感到手指被烤到的灼燙感。
寒冷,灼燙,疼痛,重量感,溫熱的血液,以及被陽光照射下的影子,這些她都有。
她真的活了。
孟硯青后知后覺地激動起來。
她原就有些不甘心,有些遺憾,如今活了,她可以重新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