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不準,不說就是不讓看。
有時真想讓父皇當太上皇啊。
當然,只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妄想,太子從不覺得可以實現,他甚至沒想過繼位之后應該如何。
自古以來,能順利繼位的太子很少,他只能做到最好,祈望能達到父皇的標準。
“父皇,小皇弟呢”
四皇子期期艾艾湊過來問。
司珩看了眼太子,太子便向四皇子解釋。
一眾皇子都在,司珩問道“皇子所如何”
皇子們“極好。”
雖然不能與母妃同住,但距離上書房更近了,早上可以多睡會兒。
除了四皇子有些眷念母妃以外,其他三個皇子都有解脫之感。
二皇子比太子晚一天出生,他的母妃只會事事拿他和太子比,不停督促。
三皇子的母妃同樣偏執,十分嚴厲。
五皇子有時喜歡母妃,有時非常懼怕,有時又想保護她,但搬出來住之后,的確輕松了許多。
“若缺什么,叫宮人添置上。”
“換了住處,勤勉些。”司珩冷厲的眼神從幾個皇子身上掃過,尤其是四皇子。
太子無需督促,二皇子、三皇子勤學上進,四皇子每次恰好游走在最低標準,明明留有余力,卻偏要偷懶。
至于五皇子司珩不愿強求。但最基礎的四書要學,以免長大后一無所知,出宮建府丟人。
幾個皇子很快離開,背后冷颼颼的。
幾日之后就是中秋宮宴,到時候還要想想祝詞,不能說的一樣,不能說的不好想到這里,他們都看向太子。
如果是皇兄,一定能輕而易舉想出來吧
“不如去東宮坐坐”太子邀請道。
幾個皇子都跟上去,一切盡在不言中。
*
掌握變化規律之后,司珩迅速制定出應對方案,將影響降到最低。不管是宮人還是暗衛,都沒有發現真相。
接下來幾日都很平靜,很快,到了中秋。
每年只有中秋、除夕才會舉辦大型宮宴,前朝后宮齊聚,參與者眾。
周家自然也在入宮參宴之列,以往入宮時,周大將軍、周夫人都十分傲氣,這次卻收斂了很多。
周嬤嬤的家眷雖然都已經死了,死之前不知透漏了多少消息。他們原本想提前處死那些家生子,但陛下提前做了準備,直接將人押走。周大將軍沒來得及下手,這件事就像斷頭的鍘刀,懸而不決,讓人始終無法安心。
今年的宮宴仿佛更早一些。
還未入夜,宮宴就開始了。
周大將軍一家才坐下,周圍的官員便問道
“周大將軍今年怎么坐這兒來了”
“這是給我們這些下官坐的,周大將軍是不是坐錯了”
周大將軍覺得周貴妃遲早會封后,屆時他就會封國公,位高權重,便看不起那些窮酸官員。政見不合之時,經常嘲諷幾句,今日風水輪流轉,被嘲諷的輪到他了。
宮宴的座次一向按照圣眷優渥程度來定,周家這次就往后排了好多,不少人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