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珩見他看起來十分痛苦,便問“你不記得幼時的事”
“不記得。什么也不記得。”
落星有記憶以來,就在一處非常隱蔽的山谷里訓練,為成功當個合格的死士而努力。
“青云書院的前任山長林淮,有一子一女。”
“長子林星闌幼時被拐,生死不知。”
“幼女是六皇子的生母淑妃,已經病逝。”
司珩記得淑妃的家中概況,淑妃病亡之前曾說,如果有朝一日尋到她的兄長林星闌,希望能讓她的兄長去父母墳前祭奠。
林星闌被拐時才三歲,沒有胎記,也沒有其他特征,只知道長得極好,玉雪可愛。然而這些年過去,幼童長大,再想辨認,已經十分困難了。
他失蹤的時候,林淑妃正在林夫人腹中,正因為此事,林夫人郁郁而終,女兒身體也很不好。
林山長始終沒有忘記他的長子。不過林星闌丟失的那一年,全城戒嚴,拐子被追急了,直接將拐來的孩童滅口,棄尸江中。
林山長疑心長子已經慘死,瞞著夫人,為林星闌點了一盞長明燈。生者平安順遂,死者得以安息。
林夫人病逝后,林山長為夫人添了一盞長明燈,自淑妃去世之后,寺中的長明燈已有四盞。
如果落星真是林星闌林家人始終沒有等到他出現。當然,還有小皇子。
司珩說起郁郁而終的林夫人,說起早生華發的林山長,還有始終記掛著兄長的林淑妃。
落星沉默,只是眼尾泛紅,每一個字都聽進去了。他問“林山長與信陽王是至交好友,是真的嗎”
“是。”司珩在淑妃病逝前,曾遣人查過林星闌被拐一事。就如林山長查的那樣,城中戒嚴,拐子為了出逃,將幼兒滅口,棄尸江中。
即使那拐子被捉住,千刀萬剮,處以凌遲之刑,也換不回那些孩童的命。
后來沿江兩岸有人撈起過孩童尸首,被水泡脹,面目難以辨認,數目未曾撈全,都覺得沒找到的那些孩子是被魚吃了。
距離事發時間已經過了太久,司珩遣人去查時,唯一覺得可疑的地方,就是尸體數目不對。
“信陽王豢養死士,驅使周家謀反此事我尚未證實,但希望陛下能順著這個方向查一查。”落星無法確實自己是不是林星闌。
以往聽別人的故事,再多悲歡離別他都無動于衷,聽司皇提起林家,簡單幾句,便心中生疼。
“信陽王”司珩想了想,林星闌失蹤之時,信陽王正在江南,聽說這件事,特意上林府做客,安慰林山長,還派遣親衛幫忙尋找。
如果信陽王真是幕后之人,實在心思陰毒。
“朕會查
的。”司珩再想起信陽王時,心生警覺。以往這位皇叔待他溫和親切,但司珩始終覺得隔著一層難言的壁障現在想來,或許因為信陽王待他并非出自真心,只是偽裝得好。
“如果你能想起幼時的事,真是林家人,朕會考慮讓你認祖歸宗。”
司珩其實已經確認了七八成,落星的年齡、長相都能與林星闌對上。他梳妝打扮、扮成女子之后,與淑妃有幾分相像,對小皇子奇異的親近感也能證實這一點。
司珩暫時不想讓小皇子知道他與落星的關系。未來能不能相認,看落星的表現。
“多謝陛下。”
落星將幼時在死士訓練營地所見的事一一說了,還有具體位置,以及其中一些細節,希望司珩能查出真相。
信陽王所圖,不過帝位而已。先帝不缺兒子,陛下也有優秀的繼承人。哪怕信陽王文辭風流,賢名遠揚,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那處的主人真是信陽王,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將信陽王千刀萬剮。
“朕會傳太醫為你診治。”
司珩面色沉凝,離開時看了眼審訊者。
“不必動他。”
“是。”審訊者戰戰兢兢,不敢細想。
反倒是落星更加自在,要了好酒好菜,要了一身男裝,洗漱之后,本想吃頓飽飯,但沒有一點胃口,只喝了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