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正在推行火炕,正值深秋,大力推行下去,今年冬日便能少凍死好些人。
此事由工部主辦,各部配合,火炕成本并不高,只需要提前準備土磚,等工匠到了,砌出煙道,試燒無誤,火炕便成了。
萱王司瑓坐在輪椅上,被萱娘推出來,當眾給人講解怎么砌出煙道,怎么燒制土磚。
他的腿傷得很嚴重,十天半個月好不了,與其坐著不動,不如出來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前幾日出現在街頭的是太子、小皇子。
當日街頭堵得水泄不通,全都想看看龍子鳳孫長得什么樣,看清楚之后不停吸氣,一會兒夸仙童轉世,一會兒夸陛下福澤深厚。
龍子鳳孫,天潢貴胄。
這樣高貴的出身,居然會在京城街頭和泥,沒有什么比這更轟動了。
不久前沸沸揚揚的信陽王世子遇刺一事瞬間被京城百姓忘了,全都來看火炕怎么做。
看過之后,云里霧里,只學會了做土磚,再請專門的師傅上門,給自己家里砌一個,冬日能省不少柴呢。
太子總不能終日留在宮外,只留了一日,后來都是萱王在表演當眾和泥。
雖然只在宮外玩了一天,還在大庭廣眾之下活泥,累得滿頭大汗,著實不算輕松,回宮之后,皇子們仍然惦念這件事,還想出去一次。
“小皇弟,你下回要去講怎么種菜嗎”
“要不先教給我們,等我們學會了,到時候和你一起講。”
幾個皇子已經在和泥、砌磚之中,處出幾分融洽的兄弟情誼,非常喜歡這種“看起來是為百姓謀福利,其實可以用泥巴偷偷捏小人”的活動。
“等宮里開始燒火坑,我再教你們。”
司若塵已經在紫宸宮的側殿里,砌了一排火炕,到時候用來做暖房,專門種植。
那些珍貴的種子不能給皇子們玩,但可以讓他們種種蒜苗,發一發豆芽,都是很有趣的事。
等他們積攢一點經驗,明年開春,就可以讓父皇在御花園開墾一塊地,讓皇子們親自種植了。
“好”
尚且不知未來艱難的皇子們紛紛點頭。
年幼的皇子們原來只在宮中讀圣賢書,時間久了,能玩的東西有限,都覺得有些無聊,很容易開始攀比,打架鬧事。
如果每天耕地、種田、燒磚、砌炕,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而且還在勞動的過程中鍛煉了身心,陶冶了情操,體驗到了人間疾苦,非常有意義。
天氣一日比一日冷,京中百姓的心卻是火熱的,火炕如何制作也在各大州府之中傳播。
太子與諸皇子親自傳授,有這樣的開端,推行過程順暢無比。
信陽王同樣接受到了推行火炕的政令,或許應該稱他為“老萱王”更合適一些。但他不愿與萱王有絲毫干系,又牢牢把控著信陽這個封地,屬下仍然用舊稱。
信陽王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如果天寒大雪,人人都有火坑取暖,那還能變成災禍嗎
哪怕他沒有主動推行,民間卻已經傳開了,還取了個妙稱,說是“皇子炕”,睡在上面說不定也能生出和皇子們一樣聰慧可愛的童兒。
民心所向,個人意志無法阻擋。信陽王心中焦慮,無法排解,又忍不住咳了幾次血。雪災可避,未來還有瘟疫和水患,司珩總不可能事事算無遺策。
*
司珩遣去信陽的傳旨太監終于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身中劇毒的替身沈信。
兩人雖然有暗衛護送,在信陽王的追殺下仍然九死一生,受傷頗重。
信陽王豢養死士已久,還養了私兵,信陽臨近北方,位于大別山北麓,與異族距離極近,如果直接開戰,可能直接將異族卷入,擴大戰局。
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兩方都在隱忍。
“陛下,此人遭逆賊迫害,身中劇毒,奴才特意將他帶進京中,望陛下救他一命。”
高樹帶沈信進京,兩人都十分狼狽,沈信更是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