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素蘭點頭,“記住了”
楊春鳳不相信,讓她重復一遍,江素蘭老老實實的重復了一遍。
“好,”楊春鳳見她一口氣復述出來,心里高興,臉上都帶著笑,“再給你五分錢,去買你自己愛吃的。”
江素蘭麻溜地接過,然后提起腳邊放著的塑料籃子便出門了。
走到院子的時候,江素蘭回頭看了一眼,這確實是個平房,看起來還算新,應該是近幾年建起來的,間門正房一間門偏房,旁邊緊挨著的應該是灶房,江素蘭還聽見后院有雞叫聲,說明養了家禽。
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他們院子里有一口井。
江素蘭沒再多看,先出了院門,就看見對面也有一個差不多的院門,扭頭左右看了后,才發現這是個長長的巷子。
這會兒應該是早上十點左右,巷子里來往的人挺多,江素蘭找了個僻靜的地方戳系統。
宿主是否接收該世界背景
接收。
傳送中,請稍后
奉獻怨氣值的是原主紀素蘭,紀素蘭生在60年代末,她十歲的時候高考恢復,對她來說其實挺幸福的,因為她十幾歲的時候處于80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向上。
紀家的生活水平不錯,紀父是湖城大學的老師,他們家住在湖城中心的長巷中,這個巷子很大,像一個蚊香圈一樣盤踞著,人很多,充滿了生活氣息。
紀素蘭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大哥紀愛國,一個二哥紀愛民,下鄉當知青的是二哥紀愛民。
當時其實要去的是正在讀高的紀愛國,可紀愛民聽說下鄉知青是非常偉大的事,而且后面回城會有大獎勵,所以背著家人去報了名,回來才跟他們說他要下鄉去了。
雖然把家里人氣到了,但名字已經報上去,就不能改,紀愛民下鄉后,家里人也很心疼他,只要有點好吃的好用的票,都給他留一份寄過去,77年高考恢復,紀愛民考上大學借此機會帶著妻子顧燕回到城里,但是他沒有去讀這所大學,因為他覺得這個大學不夠好,他想重新考。
懵懂的原主只知道二哥考上大學不去念,還帶了個不是很好相處的二嫂回來,才在家里沒住多久,就和大哥爸爸媽媽他們鬧了不少矛盾,家里烏煙瘴氣的。
紀愛民參加了好幾年的高考都沒有考中自己想要上的大學,但卻花了家里不少錢,一旦勸他考上就去念,他就會翻舊賬,硬是說自己替大哥下鄉時有多么遭罪等等。
而二嫂呢,小時候因為大冬天掉進過河里,身體受了寒,比較難受孕,但她就想生個兒子,為了生兒子她折騰了不少事,折騰了幾年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結果生下來一個閨女。
那時候城里計劃生育抓得緊,生了一個基本就不讓生第二個了,顧燕怎么甘心呢
于是她想了個法子,借著帶孩子回鄉下看爹娘的機會,在火車上把孩子放在那,等下車的時候自己偷摸走了,回到城里就說孩子被人販子偷走了。
第二個姑娘也是如此,第個姑娘還是如此,這下家里人都覺得不對勁了,怎么個個姑娘一跟著她回老家的路上就被人販子偷了
第四個還是個姑娘時,楊春鳳就不讓她帶孩子回去了,這個孩子沒能被丟掉,顧燕也不能再生孩子了,可想而知她對這個女兒有多憎恨。
她也憎恨婆家每一個不讓她帶女兒回老家的人。
于是她開始報復,因為她和紀愛民兩個都沒活兒做,靠著紀父還有時不時給家里補貼的紀愛國養著。
所以她暫時沒有動這兩個人,知道楊春鳳疼愛小閨女,于是她就盯上了不怎么聰慧的原主。
原主的確有一點點不聰明,不然她剛來的時候,也不會有楊春鳳讓她重復買什么東西了。
要對付一個小丫頭實在是太簡單了,更別提顧燕在鄉下見識的東西比原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