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殺手神色冷冷,收回了劍,多連一眼都沒有看這一人,如輕煙一般掠了出去。
只剩下這絕望的一兄弟,他們的眼睛均是瞪得如青蛙一樣大,額頭又滲出了豆大的汗水,不斷地順著額角往下流,江老大用力地捂住了自己的咽喉,忽然狂吼了一聲,撲倒在地,抽搐了兩下,不動了。
而后,數秒之后,同樣在窒息中掙扎的江老三喉嚨里冒出了血泡,沒斷的那一只腳在地上用力踹了兩下,也不動了。
殺了人、滅了口,解決了潛在隱患的一點紅此刻心情卻沒見得有多好。
因為那衙門大牢實在是好難聞。
他在里頭干脆利落地解決了事情,迅速的撤離,整個過程恐怕都沒超過兩分鐘,但仍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是一股不大好聞的味道。
江浙一帶水網密布、交通便利,乃是行商的必經之路,姑蘇乃是商業大城,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來來往往。由此,街面上的澡堂子倒是也不少,一點紅隨便找了一家,拐了進去,花了幾錢銀子,買了兩大桶熱水,結結實實地澆在身上。
澡豆子放在竹編織的小籃子里,細細一聞,能分辯出里面加了白芷、地骨皮、酸石榴皮等藥材。
他細細的用澡豆子洗了頭,又捏了幾顆,把自己身上也洗干凈,又只覺得頭發沖過水之后實在有點干澀,卻沒有法子。
此處當然也沒有吹風機,一點紅拿過大的麻布巾,把長長的頭發緊緊絞住,布巾吸水,能令長發不再沉重。
但這樣的布巾,吸水性當然不可能比得上現代的速干毛巾,于是只能換,換干燥的麻布巾再絞個兩三回,頭發里的水被絞干凈,不會再有水滴不住往下流。
然后,其實該去院子里晾頭發的。
但一點紅不大想在外頭呆太久,于是又換上了剛剛花了一錢銀子在成衣店買的一整套新衣,腰帶一勒,長劍一別,垂下頭去,用一根平平無奇的發帶把濕潤的頭發高高束起,抬腳踏出了澡堂。
一陣金秋的風吹來,送來幾星金黃色的小花,與一陣醺人的桂花甜香,他的身上穿著漿洗得很干凈的新衣,潔凈的皮膚上散發出一點只有自己能聞到的、隱秘的藥材清香,這令他覺得很滿意。
但唯一不滿意的是
一點紅又想到了中午他教訓完江老三之后一扭頭,看見秦蔻的神色那是一種欲說還休的神色。
她是害怕了么
一點紅的肌肉忽然止不住的縮緊,他仰起頭來,閉了一下眼睛,喉頭滾動著,吐出一口長長的濁氣。
街面上,青石板路在向前與向后的延伸著,昨夜下了一場如牛毛般細的小雨,經過半日的太陽,此刻的青石板路上,已全然沒有了濕潤。
清風拂面,帶來一聲長長的、蒼老的吆喝,原是個上了年紀的老阿婆,肩上扛著扁擔,兩個竹筐一晃一晃,在賣熏魚與腌漬金花菜。
一點紅上前,用一塊碎銀子,帶走了一點用來配粥的腌漬金花菜與一片荷葉包著的熏魚,姑蘇的熏魚不屬于正菜,若要說定位,可能與川省的冷吃兔一樣,是冷盤。
這種熏魚酥松咸香,咸中帶甜,拿來下酒下粥做零嘴,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點紅拎著用麻繩捆好的兩個荷葉包,又走幾步,便又聽見了買赤豆糖粥的聲音。一碗香濃的白粥,煮的開花軟爛的赤豆糊澆上去只可惜古代的確不如現代方便良多,這粥只能在鋪子上喝,因為這賣糖粥的夫婦一人,一共也就只有瓷碗七八個。
沒有一次性塑料碗,真是不大方便。
一路走去,又碰上了買酒釀餅和梅花糕的。
這東西在現代也很常見,乃是自古就有的傳統小吃,只不過現代人似乎不大滿足于只吃小吃,還非得編點美食小故事來。于是一點紅十次出門去小館子吃飯,有八次都能看到墻上那洋洋灑灑的小故事,其中有七次主角必是乾隆在下江南,吃到個白菜湯都能驚呼比宮里的好吃。
酒釀餅的故事就比較有心意了,來源于元末張士誠救娘此故事真假不知,反正一點紅自小到大都吃這種酒糟餅,但沒聽說過什么張士誠救娘的故事,對這種美食小故事也不感興趣,好吃就行。
這家的酒釀餅里有赤豆沙餡總之姑蘇人吃甜點,大約是少不了桂花與紅豆這兩味了。
然后又買了一包蟹黃殼小餅,一點紅身子一拐,拐進百花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