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元觀蘊開口說話的時候,尹問綺也脫口而出,聲音完全將元觀蘊的聲音蓋住。
“上巳節”元觀蘊一愣。
“沒錯,明天就是上巳節了,每年的這時候,皇都都挺熱鬧的。從王宮貴胄到普通百姓都會出來,有時候圣人和宰輔也跟著出現,聚在曲江池畔玩耍。玩耍的東西可多了,我們可以看皇都戲班子的雜耍表演,還可以在兩岸騎馬,射箭,走到再靠外一些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小吃攤就多了”
為了逃避那可怕的會吃人的三本問題集,尹問綺說起上巳節的好處來,簡直如瀑布飛流直下,滔滔不絕。
元觀蘊的思緒再一次從書本上跑開了。
他跟著尹問綺的話,開始想象。
想象流動的河水,隨河水徜徉的彩舟,兩岸的雜耍、騎馬和射箭,還有許多許多的房舍食攤,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人群
他置身其中。
沒有人注意他。
沒錯。
元觀蘊想,雖然最近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但他依然驚奇于自己竟然現在才意識
從此以后,他可以隨時隨地、光明正大的出門了。
他是自由的。
上巳節的當天,曲江池畔果然人滿為患。
他們到達曲江池畔的時候,一條足可容納十人的彩舟,正在池中飄蕩。
忽然,一位身著明黃衣袍的中年男子站起來,來到彩舟邊沿,蹲下身,將手里的一盞盛有數顆紅棗的蓮臺放入曲江池水中。
雖然隔得遠遠的,元觀蘊依然感覺喉中一陣緊縮。
那是皇帝,圣人。
有了圣人的帶頭,那些同在彩舟上的文武官員、皇室宗親,也先后走到彩舟邊沿,將手里盛著紅彤彤棗子的蓮臺放入水中。
水波悠揚,數以百計的蓮臺開始沿著水波,往池水兩岸淌去。
“福棗,圣人發福棗了”
池畔人群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紛紛伸手去夠水中的棗子了。
這時,那彩舟又悠揚往前,舞女獻舞,歌姬獻唱,叫那舞影,歌聲,灑落一池。
年年都有上巳節。但并非每個上巳節圣人都會出來。
尹問綺忙道“今年的福棗看著不少,我們要不要也去池邊撈一撈”
元觀蘊不想過去。
但他更不想自己厭惡的情緒被人看出去。
他轉開目光,指著前方同樣圍了不少人的地方說“我們去那邊看看吧。”
尹問綺朝那里看了一眼“那個位置應該是法澄大師在念經灑甘露,為前來的信眾祈福去晦。”
他覺得法澄大師的驅晦很好,曲江池畔的福棗也不差,念頭一轉,有主意了。
“寸金,懷櫻,你們去曲江池畔撈福棗吧,我和公主去法澄大師那邊排隊。”
可能是圣人的福棗太有吸引力,法澄大師這里排隊的人雖然不少,但也不多。
來到這里的時候,尹問綺直接伸手進荷包,取出兩枚金豆子,放在一位穿灰衣服的小沙彌手里的缽中。
“請給我們兩個號牌。”
號牌要這么貴嗎元觀蘊想。
就在這時候,后邊也傳來一道聲音。
“也給我一個號牌。”
但對方的手里拿著的,不是金豆子,而是一片翠綠的葉子。
很新鮮,看樣子剛剛從曲江池周圍的樹上薅下來。
小沙彌保持著一樣的微笑。
他按著順序,先給了尹問綺元觀蘊一人一個號碼牌,又拿了第三個號碼牌,交給那位將樹葉投入缽中的施主。
尹問綺悄悄和元觀蘊咬耳朵。
“過來這里排隊的,總要布施一點。但布施什么,和尚沒有規定。有錢的,丟兩個金豆銀豆,沒錢的,拿點吃的來,拿點花花草草,和尚們也認。我覺得”
這時候,后邊又來了個大腹便便,穿金戴銀的商人。
只見他手里捧著兩個黃金大元寶,待他將這大元寶投入小沙彌的缽中時,沙彌拿拖著缽的手都往下沉了沉。
這商人叮囑道“小師父,你記得跟法澄大師說,輪到我的時候,多給我灑兩遍甘露,把我從頭到腳的晦都給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