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總管聽她這么問,麻溜就回答了,畢竟看出來韓相反常也不止一個人,他道:“潘相高風亮節,舍身取義,很是令人欽佩,奴才原先也以為韓相是因此對潘相改了看法,仔細打聽才知曉,原來韓相發跡前父母兄弟都被一紈绔子弟所害,好巧不巧,那紈绔子弟正是潘相的學生之子,害了幾條人命卻逍遙法外,韓相便一心認定這是潘相包庇學生,所以才……”
紀禾清有些疑惑,“潘相向來做不出這種事。韓相發跡后難道沒查清楚嗎?”
高總管聞言不免一陣唏噓,“這就怪造化弄人了。”
原來潘相早年落水,被一個名為王守義的學子救了上來,那王守義本來資質愚鈍,但有救命之恩在,潘相便收了他做學生,這王守義后來勤奮好學,中了進士,便在京畿附近做了官。這王守義為人老實本分,但卻極為溺愛兒子,俗話說縱子如害子,王家子便成了個紈绔,平日里沒少惹是生非,直到鬧出人命來。
高總管:“畢竟是三條人命,不是小事,王守義四五十歲了只有這么個兒子,當然舍不得。于是就立刻使人毀滅證據,還找了個死刑犯做替罪羊……當時韓相不過是個升斗小民,連律法都不懂,哪里曉得怎么保存證據?去告官也不管用,都叫王守義提前打點好了。”
“那時候誰不知道王守義是潘相的學生,又有救命之恩,縱使潘相沒發話甚至還不知情,下邊的也是上趕著巴結他的學生,就這么一勾結,把案子給瞞了下來。”
紀禾清:“后來呢?韓相當官后難道沒有追究?”
“自然是有,所以才要說一句造化弄人啊!”高總管嘆道:“當時韓相剛剛到陛下身邊,得了個職位,就想著追查當年之事了,沒想到那一年王守義一家回京述職,半路上山體滑坡,一家三口都死了。死得這么巧,韓相就認定了是潘相在銷毀證據,對他的成見根深蒂固。直到潘相舍身赴死,他才再度追查,可這有什么用呢?潘相又不在了。”
“說來這些年韓相把當初跟王守義相互勾結的官員都弄了一遍,死的死貶的貶,其中不少是輕罪重罰,以致潘相對他也有些成見,兩人每次一見面就是唇槍舌劍不歡而散,若是能有一回坐下來好好談談,也不至于誤會了這么多年。”
高總管還在嘆氣,紀禾清卻是已經看了趙嵐瑧好幾眼,但目光在他冷淡的面容上停頓片刻,終究還是沒有出聲。
【這是在干嘛啊?怎么感覺氣氛奇奇怪怪的。】
直播間的觀眾也是不明所以,但他們此時認為這對cp已經be了,除了唏噓還是唏噓,倒是沒什么人深究。
紀禾清也沒什么時間搭理彈幕,只偶爾抽空看一眼。
大晉今年真是流年不利,還有個妖怪夜襲皇宮的傳聞,上上下下都覺得晦氣,因此祭天大典很快提上日程,既然妖怪都現身了,那神仙也是肯定存在的吧!趕緊祭天祈禱,去去邪祟。還有些那一晚參與圍剿妖怪的將領找來一些神神叨叨的和尚道士,想著能不能撞運氣碰上高人,結果剛領到宮門口,就被紀禾清讓人打發了。
哪怕最忙碌的時候,紀禾清都會不時問問趙嵐瑧的游戲系統有沒有頒布新的任務,有沒有那些妖怪再來犯的痕跡,趙嵐瑧都是一板一眼地回答她沒有。
雙眼無神,表情冷淡,仿佛一個傀儡。
時間轉瞬過了半個月,祭天大典開始了。
高臺下百官齊拜,高臺上旌旗搖擺,祭天敬神的青銅爐上已經燃起了高香。
在悠遠的鐘聲中,由司祝誦讀祝文,再將祝文焚燒以上達神明,之后帝后要一同叩拜天地,然后奏樂悅神,帝后攜百官再叩拜,然后獻禮,再叩拜,焚燒祭品,再叩拜,最后送神歸位。
整個流程繁瑣至極。
如今后位空虛,但所有人都默認由云麾將軍頂上,又因為畢竟沒有大婚,云麾將軍不肯著皇后吉服,而是依舊穿著將軍戰袍,也沒人多話,就那么看著云麾將軍攜陛下上了祭天高臺。
為什么是云麾將軍牽著陛下走呢?
有不少人感到困惑,但看沒人說法,天子也沒有任何意見的樣子,就默默住了口。
此時司祝已經誦讀完祝文并焚燒完畢,眼看著陛下和將軍要一起叩拜天地了,百官忽然瞪大了眼睛。
他們看見,從天而降一道金光,落在了陛下和將軍身上,像一根巨大的柱子,將二人的身影籠罩其中,只能看見模模糊糊的兩道影子。
這是什么?
老天顯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