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嘴上說熱,結果扇兩下風,聽著林姝甜軟的歌聲瞬間睡著。
甜甜也翻個身,軟乎乎的小手小腳靠在林姝身上美美地睡著了。
林姝不困,她扯過布單子給倆孩子蓋住肚子,自己起來蒸干糧。
林姝前世生于小城的95年,爸媽都是雙職工,外婆也有退休金,她自小沒過過苦日子,從沒用過農家土灶,好在有原主記憶倒也不難。再者前世因為身體緣故她不能劇烈運動,就喜歡安靜地讀書畫畫做飯,所以廚藝是不錯的。
她舀了一大瓢玉米粉,這是蒸一大鍋的量。
鄉下糧食都是隔三差五去碾子或者磨盤上碾碎的,過篩沒現代機械磨得那么細,玉米面又硬又粗還拉嗓子。
林姝想了想就往里面摻了一點小麥粉,麥粉黏性大能讓玉米面口感好點。
她另外給孩子們做幾個細面卷子。
家里口糧主要是玉米、紅薯、高粱、小米,再就是少量小麥和其他。
面粉一般留著來貴客或者逢年過節吃頓餃子。
不過陸紹棠按月往家匯錢,有時候還往家寄全國糧票,方荻花就三不五時讓鎮上大閨女買點細面回來。
老兩口覺得三兒子不在家不能讓他媳婦兒孩子受委屈,總想給他們吃好點,當然其他孩子也跟著沾光的。
大熱天在哪個炕燒火都熱,中午燒了她的炕,晚上就燒公婆的。
其實陸大哥二哥家也都有灶,把鐵鍋搬過去就能燒,不過原主避嫌,從不主動單獨去倆伯子房間。
林姝剛穿來也不想太崩人設,一切還是慢慢來,免得惹不必要的麻煩。
蒸上窩頭,幫崽兒把倆知了猴兒燒了,掏出倆灰蛋蛋放在裝火柴的灶窩里等孩子醒了吃。
往灶膛里塞根木頭慢慢燒著,她起身去院子里看看。
哦豁,這能跑馬的大院子
院子東南角半間是門樓子,南邊搭了一片草棚子當柴房,西南角是廁所和豬圈,然后是一個雞窩,西墻根和東墻根兒堆著倆長長的大草垛。
擱別人家這些就把院子堵滿了,可在這里只是貼邊一圈而已,院子中間還有一大片空蕩蕩的土地呢。
雖然林姝吐槽陸家屋子又矮又窄,可其實這在村子里已經算頂好的。
大院子帶著七間正房
陸老爹三子二女都已經成家,如今陸大哥住最東邊兩間,陸二哥住西邊兩間,各自開門朝院兒。
最中間是堂屋,老兩口住東間,林姝帶著倆孩子住西間。
雖然家里人口多,可房子多院子寬敞,住得倒也舒服。
起碼不像有些人家那樣,房子不夠,兒子結婚還和父母擠在一個屋子里,南北炕中間掛個草簾子就算分房。
除了大隊支部的院子,這可是村里唯二的大院子,另一個就是東邊隔壁陸大伯家。
不過聽大嫂說大隊支部那青磚大瓦房的院子本來也是陸家的。
原主剛嫁過來的時候,陸大嫂不無遺憾地跟她咬耳朵
“老三家的,你別看咱住的屋子小,往上數二十年,這村里一多半屋子都是咱家的呢。
哎,咱那個爺爺喲,就是個敗散財老爺子,把好些田地房子全散出去了。
瞅瞅,就大隊那氣派的青磚大瓦房原來也是咱家的,要不你就能在那里結婚了呢。”
原主當時急得不行,為啥好好的房子送給別人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