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走過來一個扎著短麻花辮,模樣青春靚麗的女青年,她穿著一身舊軍裝,英姿颯爽。
她舉起手里的一臺老式兒機械相機,笑道“幾位同志,我來幫你們拍張照片吧。”
李國棟和周建國認識她,驚訝道“魏同志,你怎么來了”
他們給方荻花和林姝引薦一下。
女記者是市解放軍報社的,叫魏玲。
她從包里拿出幾份報紙遞給林姝,道“林姝同志,我是特意來采訪你的,順便把之前刊登你的報紙送過來。”
旁邊眾人一聽,都過來看。
林姝也很驚訝,沒想到有五份報紙,省報、市報、解放軍日報,另外還有兩份看著不那么上檔次的報紙,很像一些小報,但也有正式刊號。
上面有鋦匠綁架案件的相關文章,主要是鋦匠的犯罪經歷以及受害者的大體情況,大篇幅講的是公安機關和民兵連是如何在轉業軍人領導的英明領導下細心尋找蛛絲馬跡,一遍遍地毯式搜索,最后終于將受害者解救出來的故事。
至于林姝和孩子們的作用,當中提了一句某某熱心群眾線索。
甜甜很認真地在盼盼很努力地尋找自家人的消息,結果只字未提呀,他嘟囔道“熱心群眾”
林姝揉揉他的腦殼,“這是保護我們,熱心群眾的信息不能公開,否則會惹麻煩的。”
當初公安人員采訪的內容自然不會直接刊登在報紙上,人家那是案件記錄用的。
魏玲“是這樣的。林姝同志,我現在正在做一期軍嫂的采訪,聽了一些您的事跡,想過來采訪采訪。”
林姝謙虛道“魏記者,我這每天在家做飯也沒什么突出事跡呀,您還是采訪那些戰斗在生產最前線的女性吧,比如我婆婆、我大嫂。”
魏玲解釋道“主要采訪對象是軍嫂。”
林姝立刻拉婆婆當擋箭牌,“魏記者,我婆婆也是軍人的母親,更值得采訪。”
魏玲有些無奈地表示,“當然可以。”
這時候采訪的問題比較公式化,主要體現階級斗爭為綱,體現英雄母親、妻子在他們的背后無私奉獻等等。
不是采訪個人,而是一個集體形象。
林姝覺得和自己不符,還是跟婆婆更般配。
方荻花倒是不犯怵,她本身就潑辣膽大,敢說敢做的,人家魏記者問什么她就答什么。
有時候因為回答得太實在,魏記者還得粉飾一下。
比如“方大娘,您是如何培育了如此優秀的好兒郎”
方大娘“我們老三不用培育,天生就優秀,老大揍也揍不優秀,沒轍兒。”
魏玲原本還想問點兒子犧牲對這個家庭有什么影響之類的問題,不過看人家老少好像也沒那么哀傷,她還是被提那個問題。
要想做烈屬采訪,還是以后做專門的采訪主題吧。
魏玲采訪完畢,還給方荻花、林姝一起拍照,看甜甜和盼盼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知道是陸紹棠的倆兒女,就把他們也招呼進來拍了一張合影。
這個照片不會用在報道上,回頭會寄給陸家珍藏的。
方荻花和林姝熱情地邀請他們留飯,幾人卻不肯,李國棟他們得回去匯報工作,魏玲還有其他的采訪任務先和兩人去縣里。
他們幾個騎車剛走,大隊長和陸紹材就一起趕過來。
望著人家的背影,大隊長懊惱來晚了。
陸紹材雖然惱怒二嬸兒有好事兒不帶他露臉,但是看大隊長和自己一樣吃癟,他又平衡了,“怎么的,知道我啥心情兒了吧”
大隊長瞥了他一眼,扎心道“我單純是想來打個招呼,你卻是想拍馬屁的。”
陸紹材“我真是看你年紀大我幾歲。”
大隊長哼了一聲,扭頭走了。
陸家被表揚又發了獎狀的事兒在最短的時間里就傳遍大隊。
老常頭兒知道了以后盡管心里酸溜溜的很嫉妒,表面還得說“這是好事兒,好事兒”。
心里卻想自家怎么就沒攤上這樣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