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大隊支書和大隊長家老婆抱著面料過來找林姝幫忙做衣服。
大隊長家兒子、書記家小閨女最近都要相親。
之前她們就和林姝說好的,量過尺寸,只是沒扯到心儀的布料,供銷社那些平常布料他們看不上。
這幾天他們托人從城里扯到喜歡的布料,就來找林姝幫忙做。
不管誰找自己做衣服,除了自己家人林姝都要錢的。
除了夏服,一套一塊五是人情價,外面人比如張四姑那些城里人至少一塊七一套,根據款式復雜程度酌情加價,荊秘書人家都給一塊八呢。
冬天發了布票和分紅以后是鄉下人做衣服的高峰期。
年紀大的還能自己縫縫對付一下,年輕人愛美要面子,尤其等著相親的年輕人,人是衣裳馬是鞍,當然得做合體好看才行。
林姝一家子身上的衣服就是活招牌,尤其昨天盛裝打扮,分外吸引人的視線。
再加上張四姑、荊秘書等找林姝做過衣服的人宣傳,慕名而來的就更多。
甚至有那城里人放著城里裁縫不用,非要湊熱鬧跑來找林姝做。
不幾天林姝竟然接了十來套衣服
這已經冬月下旬,離過年沒多少時間了。
十幾套衣服,她就算有縫紉機能三天做一套,讓別人幫忙鎖邊釘扣子熨燙,那也得一個多月呢。
一個月天天做衣服
那可太累太卷了
公社裁縫才沒那么勤奮呢,他們四五天甚至一周才做好一套呢。
林姝就挑著拒接,熟人介紹的就接下,自己湊熱鬧、趕時髦來的就算了。
有些急著穿的就算了,去找別人做,有些不急的就放這里排隊,還有那活泛不差錢的就悄悄跟林姝說加價加急,別人一塊七他給兩塊。
這個林姝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不過她也不想全都自己做,她想讓陸秀秀回家幫忙,到時候她剪裁陸秀秀縫紉,錢對半分。
陸秀秀在公社郭裁縫那里學了將近兩年。
郭裁縫今年六十出頭了,那是建國以前的老師傅,專門做旗袍的,做工考究得很。
林姝尋思作為他的徒弟,陸秀秀肯定也很厲害。
陸秀秀給郭裁縫當學徒,第一年給十塊錢學費,第二年給五塊,第三年不要學費,但是這幾年要一直給他幫忙干活兒。
他是公社裁縫鋪的大師傅,原本還有倆裁縫,不過一個找關系去了城里制衣廠,一個嫁人去了外地,他就沒再找裁縫而是收倆徒弟。
這倆徒弟出徒以后就可以在裁縫鋪上班。
當然學徒前三年也要打零工,只是沒有工資還要自帶干糧。
她和方荻花商量一下,讓陸大嫂去公社借口要過年把陸秀秀叫回家。
方荻花還怕郭裁縫不放人,畢竟年底公社裁縫鋪也忙嘛,肯定得讓秀秀在那里打下手。
陸大嫂卻
不管,就去試試唄。
閨女一年到頭不怎么著家,這年底不得放倆月的假
結果人家郭裁縫說要臘月二十才能放假,陸大嫂好說歹說,又是爺奶想又是姥娘姥爺想,郭裁縫才同意臘月十五給放假。
陸大嫂回來就吐槽上了,“合著拿咱當免費勞力順手了。”
林姝倒是能理解,“過去那些手藝人教徒弟都這樣,就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三年學徒期間是要使勁壓榨的,不到最后時候都不教絕招。”
雖然她覺得做衣服而已,也沒什么絕招。
前世她全憑愛好,買書琢磨,對著視頻自學,也能越做越好。
后來還去制衣廠跟打板師傅學過,發現她做得比流水線打板師傅更精致呢,完全是私房制衣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