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燕明只是第一次來,可他是爹最好的戰友呀。
他還給他們寄東西,準備過年的禮物,他是個多好的伯伯啊。
他們可喜歡他啦。
他們不想他受傷。
于是,他倆對著陳燕明一頓呼呼,念念有詞,讓他快點好,讓他不要疼不要癢。
陳燕明原本還逗他們,說自己不疼,沒什么大不了的,見倆崽兒對自己這樣好突然就不受控制地掉眼淚。
他嚇一跳,趕緊把眼淚擦掉。
倆崽兒以為他是疼得哭,強裝堅強呢,畢竟他們磕破膝蓋的時候也疼得要哭,可是看到娘和爺奶心疼的樣子也會堅強地說“沒事噠,一點不疼”。
其實好疼啊
看到陳燕明突然吧嗒吧嗒掉淚,陸老爹啥也沒說,還悄悄示意方荻花也出去。
陸老爹可不覺得陳燕明這樣的鐵血漢子會因為受傷疼得哭,怕是觸景傷情。
他麻利地給上了藥,又把夾板重新固定好,然后離開房間,順便叮囑其他人都不要去東間打擾陳燕明。
只有倆崽兒在那里安慰他們陳伯伯。
“是很疼的,胳膊和腿斷了怎么會不疼呢”
“給我我早嗷嗷哭了,打滾兒哭呢。”
外面林姝覺得不對勁,拉著陸紹棠去西間,小聲問怎么回事
總不能咱沒照顧好讓人家委屈了吧
陸紹棠抱住她,“沒事,他心里委屈。”
從他少年時代認識陳燕明,兩人從處處做對到惺惺相惜,再到成為最信任的戰友。
這么些年,陸紹棠雖然不愛回家,可他發現陳燕明更不愛回家。
有時候軍校根本沒任務他也故意找事兒不回家。
他就知道陳燕明在逃避回家。
他還知道陳燕明往家里寫的信,只是寫而已,很多都沒寄回去,因為可能沒人在乎他的信和消息。
其實從軍校時期他就發現陳燕明很少收到家里的信。
那時候陸紹棠叛逆,
覺得好男兒志在四方,
不應該和家里黏黏糊糊,即便如此每個月也有家信的。
陳燕明一年有一封都是好的。
一開始陳燕明盼著收信,每次看到別人有家信就會壓下很羨慕的眼神。
當收到家信的時候他激動得恨不得不動聲色地跟所有人炫耀一遍自己也收到信,可看完以后他卻并不開心,再往后他甚至都不期待收信,收到信都不拆。
這些陳燕明以為他做得很隱秘,卻逃不過陸紹棠的眼睛,畢竟陸紹棠自小就善于觀察,有很強的洞察力。
都是男人,那是陳燕明的私事,還可能是不想讓人知道的傷疤,陸紹棠自然不會問。
不問,卻也能想到一一吧。
以前陸紹棠不耐煩管家里的雞毛蒜皮,覺得男人不應該摻和家長里短,可自打死里逃生以后他的思想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他開始從高處走下來,愿意感悟普通人的那些細碎的情感和喜怒哀樂。
爹娘、妻子、兒女、兄弟姊妹、侄子侄女等等。
尤其看到林母為兄弟流淚,被老娘拿捏的苦楚與掙扎,林姝為了林母主動與解老太“交好”,一切種種,都讓他覺得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他曾經喊的口號、追求的至高理想、為之守護的信仰,如果落到實處,就是這些細碎的普通人的柴米油鹽、喜怒哀樂。
他和他的戰友,一樣是有血有肉有家人朋友的普通人,他們一樣有柴米油鹽喜怒哀樂,有這樣那樣的無奈和掙扎。
他自己沒有,不代表別人沒有。
以前他看不見,現在他看得很清楚。
他的兄弟陳燕明就深陷其中。
他覺得應該讓媳婦兒幫忙點撥一下陳燕明。
他自己不合適,他說不出口,也不會把道理掰碎講,只會遵守制度或者干巴巴地說如何如何,沒人愿意聽這樣的建議,哪怕是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