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沒了柴米油鹽的麻煩,只要有錢有票,就去糧油店、菜站買,回來頂多做做飯、洗洗衣服、搞搞衛生。
現在頂多就是手洗衣服麻煩點,可家里不是還有陸紹棠么
大衣服都是他洗,不讓她動手,她頂多洗洗小物件。
林姝拿了冰糖、鹽、桂皮、香葉、八角、花椒、甘草片、小茴香粉等香料出來。
楊淑敏和張婭都驚呆了,“大妹子,這咱炒瓜子”
林姝笑道“對呀,沒有這些哪有那么香甜的口感呢”
生瓜子洗一洗先浸泡半個來小時,然后撈出來放在鍋里加上調料、冰糖和鹽、水開始煮,小火煮半個來小時。等瓜子放涼以后,撈出來瀝干水分,開始小火翻炒,期間撒入適量的細鹽,直到炒干、炒熟,散發出又香又甜的味道即可。
吃起來又香又脆,五香味兒,可甜可鹽。
泡瓜子的時候林姝還給她們嘗了茶葉蛋。
兩人都很驚艷,她們還真沒吃過茶葉蛋,這國營飯店和食堂也不做她們也不會,當然沒吃過呀。
接下來忙活炒瓜子,又是泡又是煮還得小火炒的,忙活下來都快晌天了。
倆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楊淑敏都不好意思開口讓林姝幫忙找人做柜子了。
在城里找木匠打家具可不容易呢,得買木頭、管飯、給工錢,要是買現成的就得去百貨大樓,那可貴,買舊的就去信托商行,其實也不便宜,關鍵沒林姝這個這么實用。
林姝已經看出楊淑敏的心思,這一上午她跑去大衣柜那里又看又摸又感嘆的,傻子都知道她的心思呀。
林姝主動道“楊姐姐,你是想做套這樣的大衣柜嗎你要是想要我可以聯系一下老家的木匠,讓他們出去收一下木頭,幫你做起來。”
楊淑敏雙眼一亮,“真的會不會太麻煩你們”
她知道鄉下木匠不是脫產的,必須得上工,做家具就是偷空做。
林姝“他們做木匠活兒也能補貼家用,只靠工分很多人家將將吃飽,是沒余錢辦年貨的。”
楊淑敏果斷要了
四個柜子組合起來就是一面墻,底座寬,站得牢固。
她當即就拿錢出來付定金,有陸局媳婦兒當中間人,木匠那里不必擔心,反正她認準的是陸局媳婦兒。
林姝算過譚木匠的成本,刨除木料他們沒賺她什么錢,頂多就是賺個辛苦費。
這年代手藝人就是賺辛苦費,一天有個一塊就不錯,要是兩三塊那就很不錯,畢竟一天的工分也就三毛左右,城里工人一天也就一塊錢。
林姝是要賺錢的,刨除木料以及譚木匠的工錢,林姝額外給楊淑敏加了五十塊。
到時候她要三十五,給譚木匠十五塊分紅。
就這點錢,她約等于給楊淑敏帶帶的,如果有人跟楊淑敏打聽做柜子,那就得加到六十五。
過兩年城里人買的那些膠合板組合柜,甲醛超標、造型難看、功能雞肋、板材垃圾,那價格都貴著呢。
反正誰買誰后悔,沒幾年基本都換掉了。
改開以后她這套貴子起碼得賺一百五才行,因為可以用幾十年不壞呢。
她還現場給楊淑敏畫了結構圖,讓楊淑敏根據自家需要改動一下內部結構,喜歡掛衣服還是疊衣服,要幾個抽屜,要不要留單獨放被子的柜門等等。
楊淑敏第一次見識到這種帶設計的柜子,就很新奇,跟林姝研究得不亦樂乎。
最后中午要做飯了,她們才意猶未盡地告辭。
林姝給她們一人五個茶葉蛋帶回去給家里人嘗嘗,兩人不肯要。
別看菜場雞蛋六毛一斤,去黑市買的話一個雞蛋要九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