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姑子變成城里人以后,怎么可能共情她這個鄉下人
怎么可能把自己好不容易弄來的利益分享給林艷兒
利益在哪里,屁股就坐在哪里。
現在林艷兒幫她借錢,回頭要還的時候她只會讓林艷兒自己還,因為那是林艷兒自己借的。
林艷兒不會明白,但是林姝要掰開了揉碎了講給林母聽。
她娘家不論爹娘還是弟弟其實都是軟耳朵,容易被人洗腦,誰先搶占他們的腦子誰就能抓住他們。
而人生是一輩子的事兒,如果學不會舉一反三,不
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那他們就總有踩坑的時候。
今天可能是孫曉紅,明天就是李曉紅,今天是解金奎,明天是李金奎,今天是林艷兒,明天是張艷兒。
林母聽著閨女的話,沒有一點不耐煩和被閨女教育的反感,反而聽得津津有味兒。
林父林母就這點好,知道自己沒文化沒本事,知道自己女兒女婿有見識,愿意聽他們的。
有些家長明明啥也不是,卻一點都不肯聽孩子的話,哪怕孩子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的。
他們總是有天大的自信,孩子不如自己,總是要從方方面面打壓孩子。
林姝慶幸爹娘不是這樣的人。
他們老林家人有個好處就是聽人勸吃飽飯。
林母“怪道有人支持勞四人六,有人支持勞六人四呢。”
社員們最關心的就是工分,工分就是錢和口糧,有人要求人四勞六,勞動占大部分,有人支持人頭占大部分,那自然是誰家孩子多勞力少,誰家就想那人口分口糧,誰家勞力多工分多就要按照勞動分唄。
林姝“對呀,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好處來選擇說辭的,支持還是反對,是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以后大隊開會,鄰居吵架讓你評理啥的,你就都有數了。”
就好比林大娘和林大伯,他們覺得女兒沒指望了就跟侄女親近,那某天可能閨女又有指望了,也不是不能幫閨女。
總之防人之心不可無嘛,保守自己的底線就好。
要擱以前林母會覺得咋能這樣呢對自己人咋還耍心眼呢
咋能這么沒人情味兒呢
現在被林姝上了半晚上課,林母的心就越來越透亮,覺得閨女說得有道理,就是這樣。
隨即活學活用,等給林躍找媳婦兒的時候也得按照這個標準來找,不能太自私的,不能太愚孝的。
孫曉紅、林艷兒、解金蘭那樣的肯定不行,要是能找自己家閨女這樣的也好。
可自己閨女在娘的心里是最好的,那絕對找不到這樣的。
要是能找個陸大嫂那樣的倒是很好。
過日子嘛,不需要長得太俊,再說桂英人家身材健美,模樣周正,林母覺得挺好看。
這樣的媳婦兒也能管住林躍。
果然第二天早上林大娘又試探地問林母,要不要幫林艷兒湊點錢。現在林艷兒說不要一輛自行車,湊三十就行,另外的錢她公婆會出。
林母瞬間想到昨晚上閨女說的話,她閨女可真是能掐會算的。
要是沒心理準備,聽林大娘這么一說,林母都得支持。
這會兒她就不一樣了,她小聲跟林大娘一通嘀咕,“你這還年輕,沒病沒災的,等你到咱婆婆那個年紀,指望誰伺候你呢兒媳婦給你端屎端尿,你把家里錢給閨女小姑子湊自行車那兒媳婦不得和你隔心”
利益在哪里屁股在哪來啊。
你指望兒子媳婦養老呢,你屁股就得在這里,不能偏。甚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