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荻花眼睛疼得厲害的時候,整宿整宿睡不著覺,恨不得拿刀子把眼睛剜出來,可最疼的那陣兒過去又開始不那么疼。
就這么反反復復。
后來方姥爺帶著大兒子終于得空回家,知道閨女眼睛不好就帶著去看大夫,中醫西醫都看遍,又是吃藥又是敷藥點眼藥膏,卻都不能治根兒。
方姥娘瞧著花那么多錢,嚷嚷著要給家花窮了又得餓肚子,死活不肯再讓去看大夫。
當時醫療水平有限,大夫的確看不好,方荻花也懂事不想再花錢就拉倒了。
為此她的眼睛疼了幾十年,疼一陣子消停一陣子,反反復復的。
因著小時候那些事兒方荻花對親娘熱乎不起來,雖不會惡語相向卻也沒多親近。哪怕奶奶去世后方姥娘脾氣好轉,對她不再那么暴躁,她也沒辦法和親娘親近。
尤其方姥爺去世以后,她就不再回娘家,只打發男人和孩子替她回去。
一開始還找
借口,后來借口也懶得找。
這么一來二去方姥娘自然知道閨女心里怨她,老太太拉著女婿那個哭呀懺悔啊,希望他幫忙勸勸閨女。
可方荻花拒絕任何溝通,陸老爹自然不強迫她。
再后來陸老爹怕了岳母也不上門,只打發兒子們輪流去看姥兒和舅舅們,給送東西。
方荻花從來不和孩子們解釋為什么,也沒在人前流露出對親娘的不滿,陸老爹自然也不說。
孩子們自然會覺得奇怪,陸大哥小時候問過姥兒那么好,娘你為什么不喜歡她啊
方荻花就用娘忙、家里活兒多,你們替娘去看看之類的話搪塞。
陸二哥和陸紹棠都沒問,很輕易就接受娘給的理由。
哎,陸老爹嘆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呀。
岳母雖然對他媳婦兒不好,可對孫輩兒又極好。
媳婦兒生二兒的時候他瞎眼老娘徹底不能伺候月子,岳母自己身體還不好呢卻跑來給閨女伺候月子。
她特別稀罕二兒,說二娃子長得和方荻花小時候一模一樣。
其實那就是她的托詞,陸紹棠小時候分明就是陸老爹的翻版,長開以后才融入方荻花的一些特點。
老太太處處討好閨女,想和閨女修復關系,可方荻花一直很冷淡,該給錢給錢,該給禮給禮,就是不肯和她親近。
寒了的心咋可能再暖回去
陸老爹知道妻子的心思,自然不摻妻子和丈母娘的矛盾。
當然他也知道方荻花對老娘的感情很復雜,不單單是怨,也有無奈和心疼吧,否則不會有點好東西就打發孩子去送,也從來不當面或者背后說親娘的不好,更不阻攔孩子們和姥娘親近。
她就是自己邁不過那個坎兒。
恨,又恨不徹底,放,又放不下。
為了不難受,就索性不見面。
原本方荻花不回娘家,兒子們替她去走姥娘家,幾個侄子代替父輩過來走姑家,這樣的狀態大家都舒服。
只是老岳母時不時要打破一下這樣的默契。
陸紹棠結婚的時候她沒打招呼就自己踩著一雙小腳背著半袋子苞米面顫顫巍巍地過來參加婚禮,惹得方荻花很生氣,第二日就讓陸紹棠給老太太送回去。
陸老爹卻知道她更氣老太太自己出遠門,一雙小腳走那么遠的路萬一摔了咋整你背著半袋子苞米,咱家缺你那點糧食還是咋滴你這不是讓嫂子們有意見嗎
可她關心的話不說,怨懟的話也不說,把什么都憋自己心里,表面把親娘當個普通老太太。
二兒“犧牲”的時候,大侄子過來說奶哭得厲害,怕是不行了,要準備裝裹衣裳,還想讓小姑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