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對陸老爹道“讓陸平也一起去吧。”
長壽自己怕是容易懶散,有個同齡人也能互相激勵。
陸平今年14歲,比陸長壽小倆月。
陸紹材有四個孩子,大女兒陸金玲,大兒子陸長福,二兒子陸長順,小兒子陸長壽。
陸長順小時候就沒了。
陸長福小時候和他爹一樣調皮不服管教,整天和一群熊孩子四處野,他還挑唆小叔陸紹鈺和弟弟陸長順跟著他們一起玩。
陸紹鈺被嚴萍管得嚴格,要讀書學習不許跟陸長福玩兒,但是陸長順是親弟弟,自然樂意跟著大哥玩耍。
那天陸長福和一群孩子去石灰
廠玩,比賽跨燒石灰的池子。
陸長順不小心掉下深坑,陸長福等人玩得太瘋壓根兒沒注意他。
陸長福和那群孩子跑去其他地方玩到黑天才回家,被趙美鳳問起弟弟他還說弟弟自己回家了。
最后是陸大伯出動警衛員才把陸長順找回來的,可惜那孩子早就沒了氣息。
嚴萍知道以后跟陸大伯大吵一架,說陸紹材和陸長福已經無可救藥。
他們好吃懶做、游手好閑就算了,偏生還不負責任、沒有擔當,尤其陸長福好幾次挑唆陸紹鈺跟他出去玩兒,更讓嚴萍大為光火,甚至懷疑陸長福是不是想害她兒子。
因為這事兒陸大伯也覺得陸長福和他爹一樣無可救藥,沒必要再培養,所以嚴萍大鬧以后他為了消停過日子就讓老大一家回鄉下了。
關于陸長順的死,他沒有和二弟提及過,信里只說孩子得急病沒的。
陸紹材和陸長福等人自然也不會提及,就好像從來沒有過那個孩子。
陸老爹自然不知道這個事情。
陸大伯覺得陸長壽應該多和二房的孩子接觸,尤其陸平那孩子,雖然才接觸幾天陸大伯也看出他穩重又善良,而且非常負責,有做哥哥的擔當,知道教育弟弟保護弟弟妹妹們。
看得出來,陸安被他引導得很好。
如果讓陸平和陸長壽一起去首都,到時候一起上學,有競爭想必陸長壽也能見賢思齊變得更好。
陸老爹比大哥小11歲,不大點兒的時候跟條小尾巴一樣追在大哥后面哥哥、哥哥地叫。
大哥對他很好,不但會把他拎起來舉高高,還會給他買糖和點心吃。
那時候爹忙著東奔西跑,不常著家,他基本都是跟著大哥玩耍、學識字的。
他的識字啟蒙是大哥教的,什么百家姓、二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也是跟著大哥背的。
直到大哥離家參軍,他都是跟著大哥的,他對大哥像父親一樣尊重。
大哥說要帶陸平去首都,他第一反應是大哥提攜自家孩子,也不會有“之前紹棠跟著大哥出去,我欠了大哥人情,心里不好受,后面不能再欠大哥人情否則還不起,還是不要再讓孩子去”的想法,畢竟如果不是嚴萍時時提醒二房欠大房的,他一直就覺得那是大哥對自家孩子的提攜,就好像他年輕時候把陸紹材當自己孩子一樣。
他不能拂逆大哥的好意,那樣大哥會難過的。
不過他也不能霸道地替孩子做主,“大哥,那咱問問孩子的意思。當初紹棠是自己樂意去部隊,陸平性格和他二叔不大一樣。”
二兒是個精力旺盛閑不住的孩子,幾歲就敢爬老高的樹,家里房子漏雨都是他蹭蹭爬上去修的。
關鍵這孩子想走出去,想去外面闖蕩,有一個古代俠客的夢。
陸平這孩子很喜歡安耽的家庭生活,他去當兵,能行嗎
會不會太累,會不會吃虧
陸老爹也是個心疼孩子的性子,如果不
是陸紹棠愿意當兵,且飯量大,家里那時候不富裕全家都吃不飽,陸老爹也不是很樂意讓他去當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