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姥娘拍拍她的手,“好孩子,我知道,我都知道呢。”
她知道花兒孝順她,雖然她來了花兒也沒多待見她,也沒看著多高興,可她知道只要她多吃口飯多穿件新衣服花兒都是高興的。
當娘的這輩子也沒給閨女留下什么,臨了讓閨女放心,不讓閨女擔心,不給閨女留下遺憾,她覺得比啥都強了。
這是她的福氣啊。
相比其他那
些老了遭兒女嫌棄,兒女互相推諉不想養老的人,她覺得自己這輩子值了。
多活一天都是賺的。
年輕人要多走走,多出去闖闖,老婆子只想守在孩子身邊多看他們一眼。
魏玲和薛寒山在陸家莊住了兩天,做了不少采訪、拍了不少照片。
關鍵她堅定了支持魏藍說服自己老媽的信心和決心。
林姝繼續忙碌起來,菜畦是成熟的不需要她額外搭理,不過那些花架、花藤、小花圃就得多花心思,有時候一放任自流它們就容易長徒。
林姝既要照料它們,還得照料她的綠肥坑。
家里這些菜畦、花圃長得如此喜人,都是她綠肥坑的功勞啊,畢竟家里的農家肥都要供養自留地和農田,可沒多少分給菜地。
另外林姝也琢磨了嫁接技術,春天的時候嘗試過一批,有成功有失敗,成功的現在也已經見到成果。
花卉和果樹嫁接是最見成效的。
這日她正帶著翠翠在家里修剪果枝,周秀蘭抱著一堆麻布過來。
自打邱進田結扎以后周秀蘭就沒再懷孕,雖然上工做家務很累,可她的身體卻比以前見好,再加上她和倆閨女幫陸家做活兒能額外得點吃食補貼肚子,她臉上都見血色。
她是個安靜得有點怯懦的女人,平時很少往人前湊合,跟人說話也細聲細氣生怕嚇到人。
林姝回頭看到她還挺意外的。
周秀蘭雖然幫陸家做活兒,但是以往都借大丫的口,東西也都是大丫轉交。
林姝朝她笑道“嫂子,有事兒”
周秀蘭嘴唇動了動,鼓起勇氣道“妹子,我織了一些麻布,還做了幾個麻布口袋,你看看能不能用”
林姝好奇,“我看看。”
她從周秀蘭手里接過麻布看了看,摸索一下,這麻布織得經緯密實,看起來布料挺結實的。
當然這布料硬邦邦的穿在身上肯定不舒服,不過周秀蘭做了布兜子。
這布兜子倒是挺結實的,比起用做衣服的布料做布兜,這可節省不少成本呢。
現在不只是陸家莊大隊,林家屯還有其他不少大隊都跟著種黃麻紅麻,麻纖維交給公社匯集到廠里以后都做成麻袋。
麻袋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工具,需求量非常大。
不過麻袋的經緯就粗糙多了,麻繩處理也略粗糙,不像周秀蘭這個麻布這樣細致。
周秀蘭會織布,只是現在土地都是集體的,棉花大部分都要交任務,各家每年分很少一點攢著絮棉衣棉被,根本沒有多余的織布。
她家那架簡易織布機還是當初的陪嫁,因為一直沒材料織布,婆婆總挖苦她想劈了燒火。
不過都被大伯娘罵住了,所以織布機還在。
現在大隊種麻,每年收割三次麻纖維,她就動了心思,按照小時候跟奶奶學的績麻手藝處理了一番,又是泡又是捶又是搓麻線的,真的準備了將近一
年才攢下一袋子織布的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