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孩子們已經進行到八路軍沖進監獄解救愛國志士了,正和偽軍打得乒乒乓乓,因為人手不夠,不等戰役結束,他們又開始扮演抬傷員的護士以及救治傷員的大夫。
甜甜披著桌布當大夫,黃菡戴著手巾當護士,李黎吊著膀子演病號。
關澤和盼盼負責抬擔架,侯偉扮演敵人的轟炸機。
好家伙,給他們幾個弄得家里硝煙彌漫,轟隆不斷。
關老太竟然看得入迷,覺得比電影好看呢
他們家每天過得可真有滋味兒呀。
第二日天不亮陸大嫂就和方荻花一起離開了,她們也不讓林姝和孩子起來送,直接用開水沖了油茶面喝,又帶上昨晚的煮雞蛋、煎餅,再帶上一些黃瓜和番茄路上吃。
陸紹棠和陳燕明晨起鍛煉,正好送她們。
林姝也不知道關老太抽了哪根筋兒,關老太現在對她那可太熱情了,熱情得讓她有些招架不住。
她每天都送孫子過來找盼盼和甜甜,得空還跟著林姝和楊淑敏做做針線、曬曬菜干、做做酸菜泡菜啥的。
甚至還見縫插針地跟林姝請教識字
這給林姝驚得不行,關老太可以呀,人老心不老有一顆上進的心。
林姝就當她老人寂寞,跟自己湊個熱鬧,也不去多想。
過了幾
天,林姝給家里打電話,讓大哥這兩天把遮陽帽、麻布包包都送過來,有多少送多少。
陸家,陸翠翠接了三嬸兒的電話就喊方荻花。
她跟林姝學會了熬美白面藥的方子,之前林姝給做的用完了,這會兒自己熬呢。
方荻花接了電話就去大隊部那邊看看。
大隊部原本是陸家老宅,寬闊的青磚大院兒,正堂現在是大隊辦公室,東跨院是醫務室帶晾曬草藥的小院子。
后院兒是陸秀秀他們的服飾廠,正房東邊兩間擺放著五臺縫紉機以及一臺鎖邊機,西邊那間是編帽子縫帽子的地方。
西耳房放了六臺織布機,幾個婦女輪流日夜不停地織布,東二房則是幾架紡線車,用來紡麻線的,還有搓麻繩的撥錘子。
縫紉機、織布機都是人家自己搬來的。
這是來這邊上工的,也有一些老婆子或者婦女在家里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幫忙績麻、紡麻線、搓麻繩,就和從前隨時隨地都能納鞋底一樣,現在也是隨時隨地搓麻繩。
而周秀蘭等五六個婦女也是除了吃飯睡覺就在這邊縫包包。
麻布包包需要粗針腳,這樣更結實,所以都不是用縫紉機做的,而是婦女們用大號的縫被子的針穿著麻繩縫出來的。
她們還拿紅綠顏料把麻繩染一下,能縫出更好看的針腳。
王利娟對周秀蘭道“嫂子,晌天了,你還不回家做飯呀”
周秀蘭溫柔地笑著,聲音也柔柔的,“孩子他奶做呢,做好了給我們送過來,省時間。”
王利娟驚訝得不行,“二大娘做飯”
周秀蘭“對呀,現在我和大丫二丫都有活兒干,老太太負責做飯看孩子做家務。”
如今周秀蘭是縫紉組的骨干力量,支書和大隊長對她都很尊重,方荻花也很照顧她,邱二婆子哪里還敢欺負她
即便邱進田現在在家里也夾著尾巴做人,每天乖乖上工,下工回家還得幫忙挑水、給豬圈墊土、喂豬等,因為幾個男孩子都跑去績麻了。
十幾歲的男孩子年紀不大,但是力氣不小,卻又不像中年男人那么粗手笨腳,他們能很好地完成婦女們的要求,所以就去績麻賺工分。
這個工分幾乎能頂上邱進田下地上工賺的工分
邱進田作為丈夫和父親的優越感、重要性嗖嗖下降,讓他想罵孩子或者跟老婆發牢騷都沒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