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話也更隨意些。
唐父一副喝高了的樣子,老臉通紅,一個勁兒地跟侯父敘舊情,當年剛認識時候兩人如何在一起奮斗、為了工廠如何如何戰天斗地,后來如何成為兒女親家。
他拉著侯父,一幅感情深厚的樣子道“侯大哥,你是不知道,你不在的這些日子,我們有多想你呀。你現在回來就好了,我們以后還跟著你干必定讓咱們工廠再上輝煌”
唐鵬“再上輝煌”
林姝和詹秋冉幾個沒忍住打了個寒戰,起一身雞皮疙瘩。
他們是真不怕肉麻啊。
唐母也跟侯母打感情牌,話里話外都是患難見真情,當初侯家遭事兒他們老唐家堅決和親家站在一起,絕對不劃清界限,更不會對兒媳婦有半點差樣的,只會越來越好。
她對侯淑嫻道“親家不在祁州的那些日子,淑嫻,你說爸媽對你好不好我們真是處處以你為重呢。”
侯淑嫻雖然有些膈應,卻也點頭,笑道“當然好的。”
她如今有一兒一女,為了孩子也不能說不好。
雖然唐家昧著良心說話,可為了孩子她也不能翻臉,當初爸媽下放沒翻臉,現在更不可能。
再說離開唐家她也找不到更好的,唐家對她也的確可以,自然繼續過下去。
侯母眼圈又紅了,拉著唐母的手,“當時下鄉,我最放心不下淑嫻,親家給她照顧的不錯,真好,唐鵬這孩子也有擔當。”
在唐家人一番感情運作下,侯母淚水漣漣,感覺跟他們感情更上一層。
侯德明卻一直表情如常,沒有更加激動,更沒有紅眼圈什么的。
孩子們就更不用說了。
侯博畢竟大一些,他甚至覺得奶是不是偏心呀
姑父沒拋棄小姑就是有擔當
那媽沒拋棄爸,還把他們都照顧得那么好,那得是多少倍的擔當
他不會當眾說出來,心里卻有數,自然對三姨家更親,跟小姑家則越發疏離。
唐鵬現在滿腦子都是岳父補發了兩年多的工資,那也七八千塊錢呢。
這么多錢總不能只給兒子不給閨女吧
他就想找機會讓侯淑嫻借個一千兩千的,免得都被舅兄和嫂子要走。
他問林大姐道“大嫂,你和侄子侄女是不是得回來住呀這爸媽可想孫子孫女呢,要是他們不在跟前,老人多孤單呀。”
不管林大姐說孩子們習慣了學校還是什么,那都不是理由,因為轉學很容易,而且這邊是他們出生的地方,那不是更習慣
再不習慣,住幾天不也就習慣了
說到底,你不回來,就是不想回來,不想跟公婆住一起,攔著孩子和爺奶親近,這可不好吧
這話可說到侯母心坎里了,她可想兒媳婦孩子們回來住呢。
自家人住一起才親近呀,一直住親戚家不像話。
林大姐想說話,卻被林姝在桌下攢住了
手,不讓她說。
侯博之前就得了盼盼提醒,孩子們也一起商量了答案,這會兒不慌不忙道“小姑父,我們周一到周五一起跟邵爺爺學習呢,周六周日會回來陪爺爺奶奶的。”
唐母好奇道“這么點就學醫術能學明白不”
唐鵬也“也不能都學醫術,分倆孩子出來跟著爺爺學技術也挺好。”
侯德明“小學生學什么技術要想學我的技術咋也得中專或者高中畢業再說,就初中也學不明白呢。”
侯母趕緊笑著打圓場,“他就是關心孩子們。”
侯德明道“孩子們都要上學,他們爸爸在鄉下做項目,媽媽也有工作,真要是回來我們老兩口也沒精力照顧,先在革委會那邊住吧,等孩子們大了再說。”
見他如此說,唐鵬自然不敢再異議,侯母即便不高興也不能說什么。
她覺得自己也沒錯,她也是心疼孩子們,你在外面住能有家里好
在家里吃喝不愁的,花錢也寬裕。
不過她看兒媳婦一直沒松口,她也只能作罷,一切等兒子回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