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景行搬家還是很久遠的事,但嘉嘉父親也叫他以后常回來做客,還笑說“以后談起,我們小區就出了一個音樂大師。”
楊景行說“這個任務只能交給嘉嘉了。”
小嘉嘉目標明確“我要當鋼琴大師。”
嘉嘉的父親想讓楊景行站在天才的角度評價一下自己的女兒,嘉嘉到底有沒有天賦,適不適合音樂或者鋼琴這條路。因為內行知道,音樂絕對不是靠努力就行的。
嘉嘉的父親要求不高,只希望女兒自己以后也能像喻昕婷這樣,考入音樂學院,做一個有氣質有修養有品味的女孩,不一定要成什么大師。
楊景行說他認為嘉嘉這個年紀,引導是主要的,而這方面嘉嘉的父母做得很不錯。只要嘉嘉自己開心,就算有天賦沒用,也不至于可惜。而假如她喜歡,就算沒天賦,努力也不會白費。當然,嘉嘉還是有一定的鋼琴天賦的,一般的孩子不可能兩三年就把鋼琴學成這樣。不過呢,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某種程度上,浦音的附小附中比大學本部還難考得多。
以附小鋼琴系為例,三年級才招生,每次最多不超過三個,雖然看起來報考的才幾十人,那是因為還有成百上千的父母在請浦音的老師輔導的時候就被對方告知自己的孩子是基本沒有希望的。
甚至有多少外地家長,為了圓一個音樂夢鋼琴夢,在孩子才幾歲的時候就帶來浦海了,一開始就當成大師那樣去嚴格要求。有些家長,賣房賣地給孩子準備的考前兩年學費就是幾十萬,把浦音的專家教授請個遍,甚至還要學貝多芬的父親做出改年齡那種不光彩的事,但最后呢,希望落空。
楊景行認為那些做法對家庭對孩子都不是好事“喻昕婷現在說起以前她學琴的時候,我都覺得好可憐,覺得她父母好殘忍。”
喻昕婷幾乎臉紅了“不是,也是為我好。”
楊景行說“我要是有個女兒,一定給她所有選擇,她喜歡怎么樣就怎么樣,我只保護好她就行。”
嘉嘉父母大笑,嘉嘉母親說“你真有孩子才會懂,父母的心。”
楊景行又問小女孩“嘉嘉,你喜歡彈鋼琴嗎”
嘉嘉用力點頭“喜歡。”
楊景行羨慕“這樣的父母最幸福。”
嘉嘉父親又打聽一下楊景行的家庭氛圍,父母是怎么教育要求他的。楊景行說雖然自己從小就不是很聽話的那種,但不可否認父母的教育對他的成長還是起了決定性因素,甚至他不聽話的那種程度也是在父母的調控之中。
吃完了飯,嘉嘉還要午睡一會,主人讓楊景行和喻昕婷看電視或者電影。一起看一部大片dvd,喻昕婷告訴楊景行自己的理想又多了一條,以后也要買一套好的家庭影院。
電影沒看完,嘉嘉就睡好了,喻昕婷雖然舍不得,但還是馬上開始上課。她不怕承認楊景行在一旁看會影響她的教學水準,但是嘉嘉父母都很寬容,當然也希望楊景行能提點意見。
楊景行說喻昕婷教得比他想象中的好。他說的實話,喻昕婷教學之嚴謹簡直有李迎珍的風格,但是眼神語氣沒那么嚴厲。
看了一會后,楊景行就謝謝告辭了,喻昕婷也向主人證實他現在確實有點忙。
楊景行去四零二奮斗,但是一下午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接客了。三零六的幾個女生,以及知道三零六加入民族樂團了而莫名其妙找來四零二祝賀打聽的同學,分了好幾個批次。
喻昕婷還是晚上七點多才來,她晚飯也是在嘉嘉家里吃的,蘋果是從嘉嘉家里帶的,不過就是楊景行中午買的。
楊景行吃著自己的蘋果,提醒喻昕婷明天是母親節,記得給家里打電話。喻昕婷當然知道
星期天一早,楊景行就給母親打電話。蕭舒夏挺開心,但還是要教育兒子得好好學習工作,因為父親為了他六百多萬的購房寬,這些天頭比較大,好不容易才湊齊。
蕭舒夏哭窮“六百萬,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爸不吃不喝也要攢好幾年,你以后要是本事了,動動筆說說話就是幾百上千萬,我們就輕松了。”
楊景行笑“有那種好事也輪不到我。”
蕭舒夏理直氣壯“怎么沒有你姨媽說程瑤瑤去曲杭的新世界剪彩,半天就是三十萬那錢掙得真是太簡單了,一年光這個就是上億”
楊景行都懶得笑,哄了一會母親后又和父親說話。楊程義叫兒子最近別搞什么大動作,因為家里暫時拿不出大筆錢了。楊程義甚至還跟兒子咨詢起來,問他們娛樂圈做生意是不是也是你欠我的,我欠他的,他又欠那誰的,沒誠信得讓人焦頭爛額。
不過姜是老的辣,最終還是楊程義給兒子上了一課,關于生意往來藝術的,關于做人準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