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亦玉呵呵“是不是啊那么忙”
楊景行點頭“今天這算休息,太輕松了。”
周亦玉不信“你以為你是打工啊。”
楊景行點頭“我就是打工。”
周亦玉瞥嘴“切,那我們都不活了。”
吃著,電話響了,劉苗打來的“新娘漂亮不”
楊景行說“還沒看見。”
劉苗哈哈“嚇你一跳。”
楊景行批評“別亂講話。”
劉苗就說正經的“我和雪雪把那張照片縮小了彩色打印了,效果不好,你回來我們去拍大頭貼,貼錢包。”
楊景行說“大學生了還干這種事”
劉苗質問“大學生了是不是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楊景行不顧周圍的目光,說“大學生了就不能隨便和男生照大頭貼。”
劉苗哼“你吃完再說,快點回來”
星期六早上六點,楊程義一家人就開著兩輛車出發了,去扎彩車。按照楊程義的要求,蕭舒夏沒過分打扮,楊景行自然也逃過一劫。
今天的新娘姓呂,她父親外號呂老三,年過半百,現在生意已經做到曲杭去了。
呂老三和楊程義算同行,不過呂老三更注重于干活,所以他的資本就是很成規模的施工隊。但是對于工程的投標、綜合管理、統計、規劃、核算似乎就不如楊程義的公司那么內行。
呂老三喝醉后就喜歡說自己小時候餓得受不了而偷吃了別人飯菜挨打的事,只見過他三面的楊景行就聽過兩次。不過九純好多人都知道窮苦出生的呂老三和愛裝有文化的楊程義是好朋友,楊程義甚至是呂老三一手帶出來的。
呂老三的老家在距離縣城四十多公里的地方,小鎮都算不上,有那么幾十戶人家而已。楊程義一家到的時候八點不到,但是呂老三雄霸一方的大樓房已經喜氣洋洋了,甚至有好大的充氣廣告拱門。
楊程義在公路邊停車,下車到呂老三的院子有五十米距離,才在幾個人的招呼下走了二十米,穿著明顯很高級的西裝的呂老三就快步小跑著迎上來了。
呂老三沒和楊程義客氣,但是熱情歡迎蕭舒夏和楊景行。蕭舒夏責怪老朋友的客套,只有楊景行很禮貌。
院子有籃球場那么大,已經擺好幾十張桌子。雖然人還不是很多,但是也有早餐供應,不過呂老三要楊程義一家人進屋上樓去休息,他叫人送。
楊程義不同意,還趕呂老三回屋。因為按照九純的規矩習俗,新娘的雙親是不能迎接客人的,而呂老三又是個很重視的習俗的人,所以接下來這些任務都要交給楊程義了,包括等會送新娘,去新郎那邊了保護新娘等等
象征性地吃了新娘家的喜面后,楊程義一家就得開始各忙各的了。
按照習俗,新娘應該是今天凌晨起床梳妝打扮的,然后就要一直呆在閨房里等新郎來接,只有至親的人和小孩子能進房去看。
蕭舒夏接受了新娘母親的邀請去看新娘,還想把楊景行也帶上,理由“你也還是小孩子,你以為。”
還好楊景行沒那么不要臉,開始準備做父親早安排好的工作,就是給客人敬煙倒茶。楊程義的意思是要用兒子通過今天好好感受一下家鄉生活,感受一下人情世故,這對做音樂應該也是有幫助的。
習俗是,只要不是襁褓中的嬰兒,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要敬煙兩根的,成雙成對嘛。雖然被拒絕的幾率是八成以上,但是新娘家的還是給楊景行準備了十條煙。
楊景行還有一個敬煙的搭檔,是呂老三妹妹的兒子,二十幾歲,至少看起來和楊景行差不多高。倒茶的工作則是兩個年輕女孩負責,都二十歲左右,打扮得隆重,至少和這周圍環境比起來很時尚前衛了。
這些鎖碎工作都歸楊程義管,他讓敬煙的緊隨他之后,倒茶的則緊隨敬煙的。合作了兩次后,楊景行就和看起來更漂亮的那個倒茶女孩形成默契了,因為根本沒什么語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