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很輕描淡寫,但是客人們都明顯震驚了。
楊景行都搓膝蓋了“丁老我不敢當雖然我很想看。”
沒人笑,丁桑鵬也謙虛“是些很凌亂的東西,你應該能看懂,萬一不懂,可以問我你打開。”楊景行鄭重地揭開蓋子,迎接著一股防蟲劑的味道,雙手把最上面的一個大大本子捧出來,看質地顏色,也有些年頭了。
丁桑鵬說“給我,這個本子,是我自己做了一些整理,本來想出一本書,可是發現有些事太難說清楚了,又不想太羅嗦齊清諾你也過來。”
等齊清諾和楊景行兩人坐在自己跟前后,丁桑鵬繼續講解“里面東西,我都做了編號,你們可以從這里面對應把那個綠色的本子拿出來,下面。”
齊清諾和楊景行一起小心翼翼地動手,拿出一個硬硬塑料封面的筆記本,看塑料殼和圖案,近似古董。
陸白永說話了“這是六七十年代的東西,你們沒見過吧”
文付江感嘆“太讓人懷舊了,齊團長,你們要好好珍惜。”
齊清諾說“我見過,我們家有這種。”
丁桑鵬不關心這些,翻開本子“這是我開始創作第四交響曲的時候,我太太賣給我的,那時候她身體就不好了看,一九七三年,那時候你們都還是孩子。”
文付江和陸白永都笑,似乎有些孩子氣,別且憶苦思甜了。
第四交響曲,是丁桑鵬的最后一首交響作品,并沒流傳開。
楊景行和齊清諾一起那扉頁,漂亮雋秀的字體從上到下寫著衷心祝愿你,用才情、智慧、毅力,為革命音樂事業再做貢獻。妻文慧珍。一九七三年臘月初三。
陪著丁桑鵬看了一會后,齊清諾說“這一頁就夠我們學習到老了。”
楊景行點頭附和。
丁桑鵬說“這些里面,我都只記敘工作學習,和個人生活分開雖然是分不開的。”
齊清諾和楊景行很有默契地起身,一左一右站在了丁桑鵬兩邊,看著老人翻開下一頁。
從這一頁來看,丁桑鵬其實是很有條理很嚴謹的,他首先記錄了作品的創作背景,有時代真摯背景,個人生活背景,而且顯得比較隱私化。
丁桑鵬說“這些內容,現在并沒什么,以后有興趣就看吧。”然后就翻開下一頁。
這就開始做正事了,丁桑鵬解釋“那怕是一個動機,也要反復推敲”
接下來就是丁桑鵬教楊景行和齊清諾怎么看他的工作筆記,其他人幾乎被涼在一邊,不過還好這個過程只持續了十來分鐘。
丁桑鵬合上本子后對楊景行說“帶回去,有時間就看看。”
楊景行雙手接過本子,很誠懇“謝謝您,我們不會讓您失望。”
文付江就出面了,為楊景行和三零六感謝丁桑鵬,并看起來很誠懇甚至動容地高度贊揚老藝術的偉大情懷。
接下來就沒什么新鮮內容了,老中青三代一片其樂融融地聊天,丁桑鵬也沒再給年輕人過多壓力,而且看樣子他也挺喜歡聊天的。
到了近十二點,丁桑鵬終于說了個壞消息“我就不留你們吃飯了。”
大家沒失望,都呵呵笑著顯得理解,文付江則說今天是專程來請丁老吃飯的。可丁桑鵬又不給面子,盡管大家都說他一點也不老,更不麻煩,可他還是不肯出門。
陸白永顯得了解丁桑鵬,就和文付江商量著是不是告辭了。
文付江繼續講了一些祝愿的話后才給年輕人機會“齊團長,你和楊景行也跟丁老說兩句吧。”
齊清諾和楊景行一起感謝加祝愿,而且楊景行還搶了團長的話“祝您合家歡樂,謝謝你們,其實都是我的長輩。”
之后,盡管大家一致勸阻,丁桑鵬還是起身把客人們送出家門。
丁桑鵬的兒子能當楊景行的爺爺了,但他朋友似地跟楊景行說話“景行,有時間就來看看爸爸,陪他聊聊天。”
丁桑鵬說“不用,別浪費時間,你的時間很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