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對自己的感覺更清晰,童伊純試了一下后更確定一些了“其實旋律走向還是很有特點的,這種四度和五度”說著還點了點頭,有點相信“副歌”
甘凱呈搖頭“沒那么典型,和現在不一樣。”
童伊純點頭“也是接下來呢這兩句平行處理”看向楊景行。
楊景行驚喜“可以。”
甘凱呈建議“加二度懶慣了,哈哈。”
童伊純就試試,來回試了三遍,第一遍還得到了甘凱呈的贊許,但是她現在很專注創作和感受,不太在意金牌制作人的肯定。
童伊純感覺出來了“有點那種味道,可是不是很有特點。”
甘凱呈又指點“修飾音,他們講究這個怎么處理”
楊景行小心試探“民族調式”
童伊純連忙認真對兩個男人坦陳“宮商角徵羽我知道,不過不懂。”
甘凱呈也大方“我也一知半解,叫他說。”
楊景行就開始搬理論,并且覺得純的民族五聲調式肯定是不行的,多方面考慮的話,可以用變調的六聲調式。
很簡單嘛,童伊純立刻就理解了,而且能立刻熟練地哼唱出來,不難也沒多么不習慣,卻又新鮮“原來是這樣以前沒怎么研究了解,原來挺好的但是會不會出入太大”
甘凱呈諷刺楊景行“他都是紙上談兵,做出來是兩碼事后面簡單了,做出點離調感,就可以高潮了”
童伊純真是很謙虛“離調我也不是很懂”
楊景行抓住機會“也是紙上談兵,其實沒用”
童伊純咯咯笑,左右一看選擇了楊景行“你跟我簡單解釋一下吧”
本來是討論歌曲定位的,很快就變成了三個人集體創作,然后楊景行和甘凱呈還要給童伊純上樂理課。
快一點的時候,蘭靜月敲門了不等答復就推開進來,等三個熱烈討論的人尊重她地停止了,就問“童小姐,你餓了嗎”
三個音樂人是不可能現在停下來的,一起草率決定隨便吃點盒飯,童伊純還很俗套地掏出兩張百元大鈔要遞給蘭靜月,但是被果斷拒絕。
蘭靜月還周到“楊經理,我問問龐惜”
楊景行點頭。
看著蘭靜月退出去后,童伊純瞬間接入之前的狀態,問楊景行“那如果變拍子的話,是不是還是模仿前面的旋律”
楊景行點頭“紙上談兵的話,要有新鮮感,又不能完全脫離”
甘凱呈提醒“先把前面的寫出來,不然你怎么模仿”
童伊純笑“對對對其實紙上談兵也很有用哦玩笑,我知道你們不是紙上談兵”
童伊純的發現有一定道理,豐富的理論知識對實戰來說確實很有幫助,至少在三個人的討論中,楊景行的各種理論和甘凱呈的所謂偷懶方法,讓事情看起來很簡單。
甘凱呈又好幾次提醒這種旋律必須唱得很準,讓童伊純就更加虛心地學習研究起來。
一點半過,蘭靜月不由質疑地建議藝術家們先吃飯,和龐惜一起送進來豐盛的四菜一湯。
甘凱呈和童伊純都是一盒飯,但是龐惜在楊景行面前放了兩盒,摞起來的,很有氣勢的感覺。
蘭靜月也不在意場合,羨慕楊景行“心疼你吧,多吃點。”
童伊純好心解釋“年輕,胃口是好。”
楊景行的兩盒飯并沒耽誤童伊純的時間,還比她先消滅完。童伊純也珍惜時間,邊小口飯菜邊看幾人畫下的歌譜,咽下后說“這種符點弱起用的多嗎”
楊景行說“你的歌里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