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是時間太少,等人老了,時間有了,身體卻不行了我身體這病也不知道能活多久,就想去以前年輕的時候待過的地方看看”
老者很樂觀,情緒調節得很快,帶著笑意對李大江說道。
“爺爺,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挽著老者的魚骨辮女子親昵地道。
“哈哈,就你會說話,江娃,跟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孫女,周舒桐,專門來照顧我的,后面的這位關峰先生是位醫生,醫術高絕,也是照看我的”
老者很寵溺地看眼周舒桐,然后向李大江介紹道。
“周老先生過獎啦”,關峰很謙虛地道。
“關叔的醫術在整個津港市都赫赫有名,要不是有你跟著,我爸說什么也不會讓我爺爺來的”,周舒桐向關峰笑著說道。
“幸會幸會”,李大江跟關峰握手道,接著向李長青道“青娃,這就是我的老師,周孟生老先生”
“周老先生您好,經常聽我二叔提起您,終于見面啦”
李長青禮貌地微笑著,上前跟老者握手,不露痕跡地觀察著老者的面色。
“老師,這是我侄子李長青”,李大江道。
“呵呵,雖然我是研究物理的,但李長青證明了世界三大數學難題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國際數學造成很大影響,我也聽說過呢,只是不知道居然是你的侄子,非常的不錯”
周老先生退休在家,對自然科學領域的突破很關心,聽說過李長青的名字,稱贊道。
“一時興起,馬路上不是說話的地方,要不咱們現在回村”
李長青將周老先生的面色盡收眼底,心中卻暗自搖頭,不動聲色地道。
周舒桐用好奇地目光打量著李長青,似乎李長青臉上有花一般。
“你跟我坐一輛車,好好聊聊”,周老先生點頭道。
“我也是這么想的”,李大江笑道。
車子啟動,李長青開著車在前面帶路,周舒桐跟在后面。
“幾十年沒來谷陽縣大變樣,以前都是狹窄的街道、低矮的樓房,現在單向都有兩車道”
周老先生上車后望著谷陽縣城的景色,感嘆道。
“改革開放,時代在發展嘛”,李大江道。
“咦,到李家坳都有水泥路”
到嶺下鄉通往李家坳的路段,周老先生驚訝道。
“看有個牌子上寫著長青路,不會跟李長青有關吧”
周舒桐看到路邊立著的石牌,猜測道。
“我們縣有家制藥廠研發的新藥面臨困境,青娃幫他解決后,他們董事長特意出資幫我們修路,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家伙就提議叫長青路”
車輛在山上盤旋,李大江道。
“李先生不是一位數學家嗎,還懂醫學”,關峰饒有興趣地問道。
“其實青娃協和醫學畢業的呢,以前在省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后來才回到李家坳的他大姨的病在市里、省里都看過很多次,沒有半點氣色,青娃一副藥、張紙就治好了等回到李家坳后,讓青娃給您瞧瞧”
李大江很自豪,又對周老先生的病情比較擔憂。
“天才見過很多,但這樣的奇才就極少”
周老先生對自己的身體不抱希望,純粹出于對李長青的贊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