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觀點則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李長青讀完所染后,覺得無論儒家的人性本善,或者墨家的人性如絲,都不太正確。
但兩者都在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可以值得肯定推廣的。
晨讀結束,李長青到菜地里鋤草收割韭菜。
山下,李大江家里。
“大江,你們都很早嘛”
周老先生清早醒來,發現李大江、李紅豆、李長亮都已經梳洗完畢。
“老師,您可能不清楚。每天來李家坳聽青娃讀書的人實在太多,一旦去晚了,連站的位置都沒有。”,李大江道。
“讀書讀什么書”,周老先生問道。
“說不準,要不今天跟我們一起去”,李大江道。
“行呀,正好見識一下”,周老先生樂呵呵地道。
李大江領著周老先到李家坳小學,占據一個視眼非常不錯的位置。
“老師,您看人擠人”,李大江比劃下道。
“呵呵,看來李長青先生在你們谷陽縣人氣很旺呀”,周老先生笑道。
聽眾們閑聊的時候,李長青背著韭菜到李家坳。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當。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佚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國”。
李長青將儒墨兩家有關環境對人影響的理論,與自己的觀點結合。
旁征博引,融入在書聲里。
聽眾們跟著讀完后,深刻認識到環境對人的影響。
谷陽縣經濟水平比較落后,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南方打工。
柳青壯志昂揚地跟著朋友們踏上南下的列車,打算自主創業,但身邊的朋友都不敢冒險,大部分選擇進入較為穩妥的廠里工作。在朋友們的影響下,柳青喪失自己最初的想法,跟很多人一樣在廠里微薄的固定工資,做著機械性的重復工作,沒有任何激情、意外,正好有事回家一趟,跟著來朋友來李家坳湊熱鬧,聽完李長青的讀書聲后,握緊雙拳,重新拾起被周圍環境泯滅的初心,跳出桎梏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舒伶俐家在嶺下鄉,有一個兒子今年小學畢業,經常有小伙伴到家里來喊兒子出去玩,平時在一起不是打架鬧事就是逃課上網,按照谷陽縣的升學制度,等到嶺下鄉中學后,兒子應該還跟他的幾個小伙伴在一個班,領悟李長青書聲中的道理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放任下去,兒子可能會跟小學一樣,繼續跟著他的小伙們打架鬧事、逃課上網,最后免不了被學校開除甚至進少管所的命運,所以舒伶俐決定咬咬牙將兒子送到谷陽縣私人學校,與以前的小伙伴們分隔開。
周老先生第一次到聽李長青的讀書聲,沉浸在其中,回想起許多以前的事,慢慢地睜開眼,驚嘆中帶著釋然對李大江道“李長青先生的讀書聲真是厲害,連幾十年前的記憶都給我挖掘出來了大江,你知道為什么老師一直想來李家坳嗎”
李大江茫然地望著周老先生,疑惑得搖搖頭。
“因為在那段最陰暗的日子里,當我信仰崩塌躲在陰暗里不在相信光明的時候,是你們的善良、天真感染了我,陪我度過那段艱難的時光,在那之后,每當遇到人生歧途的時候,都會對我有指導作用。”
周老先生的目光仿佛陷入時光的長河,緩緩地說道。
“您傳授我的思想觀念,對我來說也是受益終生呢”,李大江感激道。
每位聽眾或多或少都有收獲,李長青悄然回到鐘南山,思考著如何治療周老先生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