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你五臟受損,五元益氣湯雖然續了一口命,但想要治好你的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慢慢調理。”
五元益氣湯的藥效已經超出李長青的預期,沒奢望能夠立竿見影。
“我的身體一直都不好,能活到現在都靠藥物維持著,本來就沒多少天活頭,連仁和堂的孫明仁都沒有辦法,說是人力不可為,你把我從閻王手里拉回來,完全稱得上神醫妙手”
周老將生死看得很淡,卻高度贊揚李長青的醫術。
“李先生,冒昧的地問下,你這草藥哪里來的”
關峰震驚于五元益氣湯的藥效,好奇地問道。
“就在山上采的”,李長青很隨意地回答道。
“今天算是見識了,一副在山上采的草藥,卻治好眾多名醫束手無策的病,佩服、佩服”
關峰自謂不如,而且如此年輕,由衷地對李長青說道。
“恰好而已,這是今天的藥,周老注意休息,我先去李家坳小學”
如果李長青沒有得到神農本草經校注,要在三天內自己配制一副補五臟的藥,幾乎不可能。
“李先生,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謝你。”
周舒桐的臉色雨過天晴,雙眸凝望著李長青說道。
“不用謝來謝去的”,李長青笑笑道。
“好的,您去忙吧,我再陪陪爺爺”
周舒桐感覺李長青的笑容就像冬天里的陽光很溫暖,歡樂地點點頭。
等李長青離開后,周老也忍不住感嘆“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這般天才的人物”
而在李家坳小學,李長青第一次在公眾面前讀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中竭力主張去除的一百七十個惡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有關個人品行、家庭、經濟、政治和對自然界的態度等,林林總總,面面俱到。
李長青結合儒墨闡述新時代太上感應篇的新理解,聽眾們好像經歷一場心靈的洗禮。
在聽眾們的心里種下一顆善的種子,等待生根發芽,然后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時光就像在沙漠里抓起一把沙,當你抓起來的時候就已經從指縫間漏過去了。
李長青每天給周老熬好藥,到李家坳讀太上感應篇。
一個星期后,周老的身體比以前強健很多,能夠自己下床走路。
“在床上憋了七天,終于可以重新聽到李先生的讀書聲,教人不履邪徑不欺暗室、行善積德救人之危,倘若李先生的觀點理念可以得到推廣的話,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應該會和諧很多吧”
周老在周舒桐的攙扶下杵著拐杖,贊嘆著道。
“呵呵,李先生的書聲融合儒家、墨家、道家自成一體,如果非要說個流派的話,可能就是雜家了”
關峰在李家坳住一個星期后,內心發生很大改變,活得更輕松、更快樂。
“雜家在諸子百家里屬于末流,看來時隔幾千年,可能要在李先生手里中興,真恨不得再年輕個幾十歲,投入李先生的門下,跟著李先生學習”
周老在物理領域頗有建樹,對國家科研做出過貢獻。
但關峰聽著周老對李長青的贊美之詞覺得一點都不為過,甚至本就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