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夫子惡乎長”,李長青眼睛如古井倒映著明月,清澈而有神向孟云城發問道。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云城立即回答出下一句。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李長青繼續問道。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孟云城幾乎在李長青問完的同時,本能地回答道。
李長青跟孟云城的對的話出自于孟子一書,公孫丑曾經問先生在哪方面擅長
孟子回答說“我能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出來的情志趨向,我善于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接著問道“請問什么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回答說“這難以說得明白。那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那浩然之氣,與仁和義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么浩然之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浩然之氣是由正義在內心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不是通過偶然的正義行為來獲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則浩然之氣就會衰竭。”
“你既然讀過孟子,答案不就在這里么”,李長青笑著道。
“還是不懂”,孟云城從小到大已經記不清自己讀過多少遍孟子,早已對孟子中的意思深入淺出,但不明白李長青所想表達的意思。
“立心以立德立德以立行讀書若不能立心,不清楚自己為何讀書,就像往菜地里澆水施肥,但是沒有種子的話,澆再多的水施再多的肥,又怎么可能長出參天大樹呢”
李長青說完將目光投遠方的群山,山下紅塵滾滾濁浪濤濤,又有幾人能不被物欲所蒙蔽而立心呢
“原來如此,我明白啦,真相竟然一直都在這里,我讀了幾十年的孟子竟然從來沒有發現”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當窗戶紙捅破,孟云城豁然開朗,欣喜若狂。
“嗯”,李長青淡淡回答道。
孟云城以前覺得自己跟李長青乃一時瑜亮,既生瑜何生亮現在才發現自己跟李長青望塵莫及,若沒有李長青的指點,孟云城也許永遠領悟不到這一點,滿懷感激態度誠懇地對李長青說道“李校長,我想跟著您學習,請您收我做您的學生吧”
“鐘南山上有一百畝地,你一畝地種上花卉”
李長青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對孟云城提出一個很奇怪的要求。
孟云城的確是一顆讀書的種子,悟性很高,李長青打算將諸子百家發揚光大,在鐘南山上重立百家,如孟云城般的學生不可多得,但孟云城雖然在李長青面前很謙虛,實際上心高氣傲,即便明悟浩然正氣的道理,也很難立心,所以仍需打磨。
“好的,老師”
孟云城不問為什么,直接答應,對李長青的稱呼已經改變。
“李大師,要不是我已經在青陽觀,我都想請你當我的老師”
孟鴻儒頗為欣慰,他沒能完成的事,在孟云城身上看到了希望。
“呵呵”,李長青微微一笑。
“對啦,剛才的書法比賽,是我輸了,您的書法一字千斤,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孟鴻儒回想自己對李長青說,他兩的書法打平,現在才知道他們之間有天壤之別
s關于這一章,可能有人會覺得一字百斤太夸張,但后面要引出道家、陰陽家的劇情,如果不把儒家的能力擴大,就不能匹配,也許有的人不太喜歡,才恢復更新就冒險這么寫,說實話,心里挺沒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