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樂賢點點頭,他已經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了。
田廣文陪邱樂賢下山,跟邱樂賢揮手道別后,自己在李家坳吃完午飯,又爬到小樹林外找塊草地坐著,等候李長青。
可惜直到日落西山,田廣文都沒看到李長青從小樹林李出來,不得已才回到李家坳住下。
李長青給張佳葉調配好日月補元湯,讀書的時間就多一些,他研讀完四書后,跟著顏回踏入圣人院的明德堂,開始讀詩、書、禮、易、樂、春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
溫故而知新,李長青在理解每本書上的每一句注釋后,又反復研讀很多遍,與自己所學的其他流派相互印證,所得甚多,也不拘于一家的理解。
“差不多了,是時候進行下一步了”
李長青再次將學習六經所得在腦海里研磨一次,然后進入諸子百家的地圖,出現在圣人院的明德堂里。
“顏兄”,李長青向依舊豐腴笑容可掬的顏回拱手。
“哈哈,李兄你此次在六經上花的時間可比之前讀四書等所有書籍加起來的時間都要多”
顏回見慣李長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孔圣布置的任務,突然把戰線拉得這么長還有點不適應。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以前沒有體會到,現在明白了自然要仔細的咀嚼了“
三字經、千字文、四書五經等在儒家中乃非常基礎的典籍,但亦為最經典的典籍,李長青剛開始讀得太快,只要夠著了完成任務的極限,就去向顏回提交任務了,但并沒有觸摸到上限。
當然,也許上限根本就不存在的。
“好,那顏某就代老師考考李兄了”,顏回躍躍欲試,想看看李長青苦讀的成果。
“請”,李長青。
兩人一問一答,顏回所學局限于儒家,而李長青集百家優勢于一身,對儒家又有新的闡述。
“李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對六經中的部分理解,即便老師也沒有講述過,但聽著非常新穎,而且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不得不說,你在六經上的造詣已經超過我了,實在是佩服”
顏回大實在人,以前李長青提交任務接受他考驗的時候,回答俱在儒家現有的框架之內,此次著實震驚一把。
“顏兄,過獎了不知道又沒有達到考核的標準呢”,李長青謙遜一笑。
“若李兄都沒達到標準,又有幾個人敢說自己懂六經呢”
“呵呵,新的任務是什么呢”
“儒家傳承幾千年,在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進步,在不同時代都有儒宗涌現,其中不乏有很多熠熠生輝的思想。長江后浪推前浪,李兄已經學完四書五經,接下來我沒有什么好考驗李兄的了,會有其他人來與李兄頒布任務的”
顏回談到儒家時,臉上閃爍著自豪的光彩,笑著向李長青作別。
“啊,有機會再見面嗎”
雖然在諸子百家系統里顏回相當于頒布任務的nc,但李長青對顏回這位一簞食一瓢飲的復圣有著亦師亦友的感謝,在分別之際,既感到意外又感到不舍。
“李兄,記得當日立下的壯志嗎”,顏回問道。
“為往圣繼絕學”
李長青斬釘截鐵的說道,不過此時他心中的繼絕學多了更多的意義,不是單存的繼承,而是在先賢的基礎上繼往開來
“他日李兄壯志得籌之日,你我相見之時”
顏回說罷,飄然離去。
須臾,一位頭纏黑巾,方臉上兩道眉毛如利劍高懸,蓄著長須皮膚微黑,穿著漢服的中年男子緩步走進明德堂,向李長青躬身施一禮。
“末學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