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李大師,您說的有道理,神像在三清廟的落成典禮既開光儀式上活過來最好但請點上最后一筆吧,否則香客都跑光了“
孟鴻儒的眼界非李建國等可以相比,懂得李長青想表達的意思,拿著一支蘸好墨的大筆,恭送到李長青的手中。
李長青點點頭,手持如椽大筆,站立在神像前,心中屏氣凝神,對道家的領悟灌輸在三清神像中。
那一絲神韻在李長青眼前愈來愈明顯,李長青突然有種福臨心至。
“唰唰唰”
大筆如蜻蜓點水,又如飛燕略過水面,激起層層漣漪。
李長青的神來之筆,就像賦予了三尊神像靈魂,三尊神像就活過來了的感覺
”天吶,我怎么感覺李大師的那幾筆,莫非把三清天尊給請下凡來了“
”嗯嗯太不可思議了,李大師剛落筆,那神像就像睜開了眼一樣,嚇我一跳“
“原來李大師真地是在顧慮三清神像提前活過來,才把這重要的一刻留在開光儀式上,讓我們大飽眼福了,真是幸運
“慚愧慚愧我剛才還以為李大師出現了失誤呢,現在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多么的可笑三清在上,誠心祈求原諒“
前后對比差異讓香客們看得一驚,身在大殿中仿佛又三雙可以看穿一樣的眼神在凝視著自己,心中不敢有其他雜念,打定主意以后經常來三清廟上香。
“嚯”,何光耀倒吸一口涼氣,看到那睥睨天下的三尊神像,有種自己很渺小的感覺。
“那隨意的幾筆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居然能將工藝品層次的神像點化成活的一般”
陳雅茹只見李長青用毛筆在神像的眼睛上點一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實在難以理解。
“神像在畫上眼睛前就神形合一,李大師點上眼睛后,更是精神形合一,所以有種神像活過來的感覺恐怕以后,溫安市又要多一座名廟了“
陸謙雖非道士,但他卻見過許多寺廟,無論在風水格局亦或者神像等上,估計只有那些傳承千年的名山古剎才能比得上,更何況還有一位深藏不露的廟祝呢
華夏民族以龍為圖騰,但龍一直都只存在于傳說中,陸謙的話顛覆了陳亞茹的認知。
“陸大師,您的意思是這口井里真地鎖了一條龍,而不是簡單的謠言”,陳亞茹無比驚訝地說道。
“差不多吧“,陸謙苦笑著說道,一時間也很難跟陳亞茹解釋清楚小龍形究竟是什么。
“額”,陳亞茹啞然,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她此時的心情,一個人如果能鎖得住龍,那那個人又是怎樣的存在
“李大師做出任何事情,我都不會覺得奇怪的”,何光耀認識李長青有一段時間,對李長青妖孽行為已經麻木了。
在幾人談話間,李家坳三清廟落成典禮既開光儀式正式拉開帷幕,頓時間鑼鼓喧天吹拉彈唱一齊上陣,表演具有嶺下鄉當地風俗特色的節目。
“聽說三清廟的三清神像也是李大師雕刻的“
“李大師曾經出版了字帖,書法瀟灑飄逸,我非常喜歡,真好奇李大師雕刻神像技術”
“只能說很期待很期待很期待”
慶典的節目很精彩,但大部分人的心都聚集在正殿中央蓋著黃布的三座神像上,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神像的樣子。
節目結束后,李長青現身在響水溝三清廟。
圍觀的人神情一凜,看向李長青的眼神無比地虔誠,躁動的心變得安靜祥和,排著對給神像上長香。
三清廟才剛剛成立,而且在嶺下鄉李家坳,地理位置偏僻,可上香的隊伍在廟門外轉了好幾個圈。
孟鴻儒明白長長的隊伍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沖著李長青而來的,不得不由衷地感嘆李長青在谷陽縣乃至溫安市影響力之大。
李長青、孟鴻儒站在三清神像旁向每一位前來上香的信眾微笑致意,陳亞茹在上香的時候,睜大眼睛看著李長青,似乎想把李長青看個通透,可她依然看到如春風般的李長青。
信眾們上完香,等著慶典既開光儀式的最后一個環節,給神像開光
“李大師請吧”,孟鴻儒對李長青做出個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