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熱鬧的村民見蔡玉山態度轉變,心里為李長青感到驕傲的同時,情緒也緩和下來。
“蔡師傅不遠千里從外省來到李家坳,他們幾個又都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新手,我待在廠里的時間比較少,將來有辛苦蔡師傅的時候,多增加點薪金也是應該的”
李長青剛才仔細觀察了蔡玉山浪茶的細節,的確可以對得上高級制茶工藝師的職稱,教導李長亮等新手完全足夠了,能留在東風茶場的話就值得投入了。
“我從小在茶場長大,大半輩子都在跟茶葉打交道,手藝比上李大師但請李大師放心,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教好他們的”
蔡玉山見識到李長青世間罕見的浪茶技術,又感受到李長青如芝蘭般高尚的品格,心動大為意動,極其誠懇地說道。
“有蔡師傅在,我很放心的”
墨子親士中就一直在強調重賢,李長青亦是在生活中實踐自己的所得。
浪青后續有殺青、揉捻等工序,對茶葉最終的品質也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蔡玉山繼續給李長亮等講解著,李長青則在一旁看著,有時兩人交流一兩句,李長青偶爾說一兩句齊名要術附注上記載的小技巧,讓蔡玉山聽得眼前一亮,一些經常困擾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對李長青在制茶上的造詣又有個新的認知。
李長青與蔡玉山商量出優化程序,由蔡玉山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負責傳授給李長亮等人。
三清廟有孟鴻儒在,東風茶場有蔡玉山在。
李長青作為李家坳的靈魂人物,反而無事一身輕松,繼續在鐘南山上看著書。
五天后,東風茶場的第一批成品茶包裝完畢。
李建國打算在東風茶場舉辦一場茶花會,來給東風茶場即將上市的新茶做宣傳。
在茶花會的前一天,李建國特意到山上來請李長青給李家坳的東風茶題字,不過李長青卻沒有去參加茶花會的計劃。
雖然李建國只是嶺下鄉李家坳的一個小小書記,東風茶場也只是一家格局很小的村級企業,但金珠藥業的黎善玉、安全電工的魯德佑、宏勝磨具的通宏勝等谷陽縣排名靠前的龍頭企業負責人都到場了,縣政府常務副縣長顧存明也出席了茶花會。
一場小小的茶花會,卻幾乎集齊了谷陽縣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谷陽縣地處山區,是一個農業大縣,發展農業是重中之重,但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做得不夠好但谷陽縣在這方面是有很好傳統的,東風茶場以前就是中江省的馳名企業,全縣都有很多茶山為東風茶場原茶葉,如今也有部分茶山保存得很好,如果這次東風茶場重新開業,能夠打開市場的話,對整個谷陽縣來說都是一件很大的好事“
顧存明擔任谷陽縣常務副縣長有段時間,期間以師禮待李長青,經常會到山里來向李長青請教各種問題,在常務副縣長的職位上漸入佳境。
“顧縣長說得很對,東風茶上市的話,我們幾家都會支持下的“
李長青曾經幾次救金珠藥業于危難,黎善玉一直銘感于心,作為企業家代表帶頭說道。
“謝謝,謝謝顧縣長、黎董事長、魯董事長”
李建國看著高朋滿座,心中既高興又光榮,他很清楚在座的絕大部分人都因李長青而來。
“老李,不要謝了,趕快上茶吧”
顧存明經常來李家坳,跟李建國也比較熟悉,催促著說道。
“哈哈,好”,李建國笑著答應道。
須臾。
每位來參加茶花會的人面前都放著一杯茶,茶杯子上蓋著蓋子。
“好香啊,隔著蓋子都能聞見”
宏勝磨具的老總通宏勝身高一米八體重二百八的大老粗,平時不愛喝茶,聞到杯子中的茶香竟然有了喝得欲望。
“這茶湯黃色中透著點金色,金色中又泛著黃色,跟傳說中的瓊漿玉液似的,看著很好喝的樣子“
黎善玉已經揭開杯子的蓋,盯著茶杯中的茶葉,興致勃勃地說道。
“香味濃郁,味厚而醇滑,有層次感,水順滑,的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