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湯而且前八湯一湯比一湯香,一湯比一湯清甜老荀,你想到了什么”,關成濟略有所思地對荀良工說道。
“八段香古法養身茶”,荀良工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一字一頓語氣堅毅地說道。
“嗯,我想東風茶場的人極有可能復原了失傳兩百多年的清乾隆貢茶八段香古法養身茶”
關成濟神情嚴肅地點點頭,極為贊同荀良工的說法。
“東風茶場既然來參選了,就應該有人在會場,咱們問問如果真是八段香古法養身茶,那么就不但是一個金獎的問題了”
“是啊,要真是八段香古法養身茶,一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名頭是跑不掉的”
“請問哪位是東風茶場的代表”,荀良工正了正聲向臺下問道。
“青娃,我怕專家們的問得問題答不上,你來吧”,李建國用肘子推李長青兩下。
“我是”,李長青只好暫停在默誦,從座位上站起來。
“你是東風茶場的制茶工藝師”
中江省的制茶工藝師都需要在茶葉協會注冊,但荀良工的印象中沒有這么年輕的高級制茶工藝師,有些懷疑地問道。
“呵呵,東風茶場的八段香古法養身茶的確是我制作的,但我不是制茶工藝師,這八段香古法養身茶的制作方法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自己瞎琢磨就搗鼓出來了”
李長青很清楚能當任中江省茶葉評審會評委的人對茶必定有很深的研究,喝完東風茶場的樣品很容易就聯想到失傳已久的八段香古法養身茶,為了避免到時候被動,干脆直接坦白承認,找個借口忽悠過去。
“這個年輕人不是制茶工藝師”
“八段香古法養身茶是這個年輕人看一本古籍自己瞎琢磨搗鼓出來的”
荀良工等評委以及臺下的各個茶場的人都從李長青的話語中捕捉到兩個很重要的信息點,合在一起就是“這個不是制工藝師的年輕人自己瞎琢磨搗鼓出失傳已久的乾隆御茶八段香古法養身茶”
臺下也有人外行人覺得東風茶場運氣好,竟然能夠得到關于八段香古法養身茶的古本
但真正懂行的人都明白,即使有古本,那也只是記載著八段香古法養身茶的制作流程,里面的很多具體細節都需要制茶工藝師評自己的經驗去把握
武陵源的青巖茗翠才開三湯,東風茶場的樣品已經到第四湯,可以說基本把金獎給提前預定了
鄧豐茂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驚訝,李長亮的一句話在他腦海中回想“等下拿了獎,你就記得了”
東風茶場得到金獎幾乎已經鐵板釘釘,現在的懸念在于東風茶場的樣品能否達到極品茶的標準,但無論結果如何,都非鄧村綠茶能夠想提并論的,別人家的現實再次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
幾分鐘后,第四湯開。
荀良工、關成濟等的表情徹底比開第三湯時更夸張,生怕香氣擴散得太快,張開雙臂把評審杯中茶葉散發出的香氣給圈住,鼻子、嘴巴一呼一吸,大口大口地吞吐著茶香,神情極為享受
將易揮發的茶香完全吸到肚子里后,荀良工、關成濟等人才心滿意足地喝著茶湯。
第一縷茶湯入口。
茶湯中的清甜味在味蕾上炸裂,味蕾的每一個味覺感受細胞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一種暖洋洋的幸福感直沖腦門
“第四湯在第三湯的基礎上再次升華,就像一臺大炮轟開了精神壁壘,讓人靈魂都感到顫栗”
荀良工曾經有幸喝過一次中南海特供茶,這種特種茶每年的產量不到十斤,屬于非賣品,喝下去后有類似的體驗。
“老荀,這無疑是極品茶了評審會的時間差不多到了,還要不要再繼續下去”
關成濟滿面容光,中江省出現極品等級的茶葉,對中江省茶葉協會而言也是一種難得的榮譽,雖然是在詢問荀良工,可他臉上興致勃勃的表情直接表明了他的態度。
“極品茶可遇而不可求,當然要走一個完整的評審流程我提議,把評審會延長,你們怎么看”
荀良工向副會長關成濟以及其他幾位專家象征性的征求意見,心里卻鐵定要把這評審繼續下去。
“同意”,關成濟等其他評審專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第五湯
“極品茶中江省的一個小茶廠制作出了極品茶”
坐下臺下的各茶場的人都明白第五湯意味著什么,下意思地在會場尋找東風茶場的人,可李長青等坐在會場的最后一排,除了鄧村綠茶的鄧豐茂外又沒人認識他們,形成了全場人員都在東張西望的奇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