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字好像有魔力一般,我的大腦開始出現一片空白,剎那之后又好像有無數的記憶片段翻涌著想從我的識海深處涌現。
然而,最終我還是沒有得到任何清晰的鏡像,記憶被掩埋在識海深處。
不知過了多久,當我驚醒過來的時候全身被汗水打濕。
這期間,龍虎山掌教一直在邊上死死的盯著我看,皺紋深刻的臉上老淚縱橫。
我不敢詢問什么,默默的再次看向道士的畫像。
畫中的風景沒有任何變化,道士的身影也沒有變,只是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他的眼神變了。
原本恬淡沉靜的眼神,此時變得冷峻無比,甚至還帶著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氣。
“畫里的山崖是什么地方”看到龍虎山掌教神情恢復后,我便問他畫像中是什么地方。
“華山北峰。等九龍窟事了之后,你可以去走走。”
華山自古就是道門圣地,有第四洞天之撐。
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云臺,因此又名云臺峰。
李白曾經有詩曰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臺。
這北峰也被后世之人稱為云坐臺。
龍虎山掌教說,一百多年前,道士曾經在華山參加過道門斗法大會。
在這場大會上,道士技驚四座,以道門四大傳說術法震撼了整個道門,也為龍虎山正一盟威道帶來無上榮譽。
當時的天師府還名聲不顯,世人只尊龍虎山正一盟威道。不像今天這般,言必稱天師府。
今天,道士的名字雖然被天師府收錄,其實他本人在生前從未加入過天師府。
“他為什么不加入天師府”我問道。“理念不合。當時是亂世年代,天師府主張人道復蘇,教化世人信奉人道教義。我師弟卻認為,亂世很快就會過去,沒有必要去改變他們的信仰。其實,這不是分歧產生的
關鍵。”
“那關鍵是什么”我說道。
“關鍵是天師府積極入世,只是想借助民心的信仰之力開啟函谷關。”
函谷關是人道祖庭,在末法時代被天道封禁,傳說中只要民心凝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解開天道封印,讓函谷關重現人間。
“這樣做對他們有什么好處”“函谷關是人道祖庭,里面供奉著我人道數位天尊,道法神術,靈丹妙藥,功德法器。一旦開啟函谷關,人間道門就有機會進入其中聆聽大道之音,甚至可以尋覓長生之法
。”
“怪不得,原來只是為了長生。可是他又為什么反對呢,難道他不愿意長生”我又問道。
“我問你,你可愿意長生”龍虎山掌教問我。
“我當然愿意。”我想都沒想就直接回答道。誰不愿長生不老,即便活的一無是處,好死也沒有賴活著強啊。
“你這樣說只是因為你的境界還沒到,等你到了他當年的境界,就會明白,長生不老有時候更像是一個詛咒。”
我想了許久,也想不明白長生為什么會變成詛咒。不過我沒有過度糾結這個,長生什么的太虛無縹緲了。
我又問了掌教一個我比較關心也一直很困惑的問題,道士的修行境界。
“掌教,他的修為真的只是玄關巔峰么”
“玄關巔峰哪來的本事去盜黃泉水,更別說一戰算死黃河八大王了。”龍虎山掌教說道。
“我想也是,可是怎么沒人說過道士凝聚出元神呢末法時代元神難以凝聚,如果他凝聚出了元神肯定會被記錄在道藏,在道門口口相傳。”
“他的確沒有凝聚出元神,他連長生都不愿意,又怎么會放棄人類本身的識神。”
“好吧。既不是玄關巔峰,也沒有凝聚出元神,那他一身的本事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我想了想問道。“下元節在即,等你進入九龍窟尋找身世的時候就會明白了。”龍虎山掌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