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住內院的東房,本來是大三間,現在隔成了小五間,一共是五十平米,在所有人家中,他家房子最大,當然人口也多。
大雜院其它地方也非常擁擠,各家都在房子附近建廚房跟儲藏間,甚至超過自家住房本來的面積,內院跟外院都只剩不多的公共活動空間。
回到家,姜鐵梅已經在鐵皮石棉瓦搭的廚房里忙乎,她擔心費水、費煤費糧食,不肯讓倆兒媳婦幫忙,很快晚飯就又快又省地準備好。
等晚飯開始,初迎給方戩示意,后者馬上開口“媽,咱騰出來的房間不能賣,得留給老三。”
姜鐵梅驚訝得手上的筷子都掉了“不都說好了嗎,臨到賣的時候咱能變卦呢。”
方戩把清晨初迎跟他說過的話說了一遍。
等他說完,初迎馬上更深入的闡述,她說“媽,老三多孝順你們倆,他是為了報恩才留在內蒙,但他一直惦記你們老兩口,你看他回來探親帶的東西,奶酪奶棒牛肉干,牛肉干他自己都舍不得吃,都給咱家帶回來。他都說了會給你們養老,說不定他哪天就回城,媽,咱們得給他留房間,不留房間就寒了他的心。
當時老三多聽話,本來他初中畢業爸給他找了份啤酒廠的工作,可你說大舅媽重病要錢治病,讓他把工作讓給紅兵,他沒工作只能下鄉,本來他可以留在城市里掙工資,可是卻孤身一人在鄉下患重病咱家人都不知道。”
姜鐵梅聽得紅了眼眶,這些年她凈顧著拉扯侄子,差點忘了當知青吃苦受罪差點得病死在外地的三兒子
她相信二兒媳婦心眼好,畢竟她在老三下鄉之后才嫁過來,跟老三一家子都不熟,肯定一點私心都沒有,只是為了一家人和和睦睦。
方家祖上燒高香才能有這樣手捧鐵飯碗又心地善良的兒媳。
家有賢妻,方能家和萬事興。
家里人對賣房這事兒態度本就不一,除了姜鐵梅一腔熱情想要提攜侄子,方戩、初迎、方晉南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方洪年本來就不太想賣房,畢竟房子是祖產,賣祖產那是敗家,架不住姜鐵梅三番五次地磨,本來他就耳朵根子軟,只能答應下來。
大嫂陶芋現在住著豪宅,還沒意識到房子的重要性,她樂意賣房是姜鐵梅給她了個口頭承諾,等餑餑廠招工,方洪年會把把她二妹介紹進去,她倒不是扶妹魔,只怕妹妹拉她衣裳襟過日子,二妹有個像樣工作學門手藝,她也能跟著沾光。
但聽初迎一番話,她咂摸出味兒來了,她家房子也沒多大啊,就給二百塊錢,姜紅衛擺明了是占他們家便宜
她說話可不客氣“媽,姜紅衛不是要給兩百嗎,大雜院這么多,讓他去尋摸,肯定有人家有多余房,不像咱們家,住得好好的,還專門騰出一間來。”
經歷一番激烈的暴風驟雨般的思想斗爭,姜鐵梅對三兒子的虧欠跟思念終于占了上風,拍板說“這間房,咱不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