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7準圣之死,非同小可,何況是福澤真君這等大福之人。
此戰,寧凡斬滅了福澤真君一世苦修的無量福氣,大戰之后,浩蕩福氣散落天地,無主可依,不得不化作漫天金光四處游離。
可惜的是,這些福氣與準圣隕落的煞氣交融在一起,金光點點當中,偏有血光環繞。如此一來,等閑之輩哪敢去吸納、煉化這些福氣,索性不去理會。
無數修士奔回石室山,高呼著“道德真君無敵趙前輩萬勝”之類的話語,對寧凡擊殺福澤真君師徒的行為極盡追捧。
那些狂熱呼聲,寧凡通通懶得理會,比起美名遠揚,他倒是對這漫天福氣更感興趣。
以他的魔道道行,何懼些許準圣煞氣,與其放任這些福氣徹底散盡,倒不如吞了這些福氣,為他所用。
何謂福氣
福氣的概念,看似和氣運十分接近,其實大為不同。
氣運好的人,可以頻頻獲得大機緣,譬如某人走在路上,忽然撿到百億道晶,這便是氣運;回過頭就遇到修匪,被人殺人奪寶,這便是福薄,無福消受這些橫財。
福氣好的人則不同,氣運好的人可以有福,氣運不好的人同樣可以有福。氣運的好壞,足以影響得失,而福氣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卻與得失無關,古語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便是此理。
氣運可以為你鋪平一路坎坷,福氣卻可以讓你在路的盡頭得到善終,二者其實是互補的關系,合在一起,卻又恰好是個完整的圓。
此圓名為,善始善終。
當然了,并不是說你修了一身福氣,就一定能獲得善終,只是比常人多了更多機會走向善終而已。倘若自恃福澤無量,偏要招惹不該惹的因果,損了福氣,則該怎么死還是會怎么死。正因如此,古往今來越是有福之人,越是喜歡趨吉避兇、與人為善;似福澤真君這等身在福中、偏愛惹禍之人,卻是極少數的異類,死有余辜。
“氣運如傘,可以擋風雨,卻未必能擋盡風雨,若我偏要行于雨中,逆天而行,多少還是要濕衣的;福氣則不同,福氣是火,是烘干身上濕氣的火,縱我不小心沾了雨水,只要這火足夠溫暖,終究還是能將雨水烘干”
寧凡自言自語著,眼見漫天福氣無人收斂,他索性盤膝于天地間,旁若無人地吸收起漫天福氣。
當然,混在福氣里的準圣煞氣也一絲不留全部吸走了。眼見寧凡吞噬準圣煞氣面不紅氣不喘,此地北天修士再次震驚了
既震驚于寧凡的高深修為,亦震驚于寧凡的高尚情操
“北天之地,能殺福澤真君的人或許還有其他,但敢像趙前輩這樣直接吞噬準圣煞氣的人,恐怕再難找出第二個了。煞氣損人道心,污人氣運福澤,便是那些二階準圣僥幸殺死了福澤真君,怕也要上千年的苦修,才能將身上沾染的煞氣小心翼翼抹去。即便是那些倚仗煞氣而修的封魔巔古之大魔,怕也不敢如此直面煞氣的。趙前輩能做到此事,贊一句手段通天當真不為過啊”這是稍微理智一些的修士得出的結論。
“準圣隕落之地,煞氣至少要留存千年,倘若無人收納漫天煞氣,歲月海的天地元力怕是要污濁個上千年了,期間遺世宮修士如何還敢吐納修煉為了還歲月海萬里晴空,趙前輩不惜沾染紅塵,舍身養煞,吸納漫天煞氣,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懷太耀眼了,前輩的人格光輝真是太耀眼了”這是被洗腦的趙簡信徒在犯二。
你們,夠了
寧凡實在懶得去聽四周的阿諛之聲了,索性屏蔽了絕大多數的外界雜音,閉神守識。
修士的神念,要么存之于內,要么寄之于外。此刻寧凡將散布在外界的神念通通收回,有好處亦有壞處,好處是成功屏蔽了外界的阿諛雜音,壞處是內心深處蟻主的聲音,音量一瞬間開大了無數倍,大到無法再被寧凡無視了。
是的,寧凡絕大多數時候,都在屏蔽內識,以免聽到蟻主和小灰塵陰姬的吵鬧。
可這一回,比起聽那些阿諛奉承,他寧可聽兩個女人的無聊爭吵。
蟻主“我第一萬零七百五十二次鄭重提醒你們,我主鴻鈞祖師才是古往今來第一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