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正理兒,念書這事兒最要專心。”老爺子點頭贊賞了句,“眼下最要緊的事,是找個地方當作坊,這些雞蛋得趕緊腌上。作坊不能找在城里,城里的賃錢都太貴,我跟老大去城外看看。等皮蛋咸蛋腌上了,再找鋪子也不晚。”
老爺子說著,轉身下臺階。
“晚上來我家吃飯,咱們好好說說話兒。”老太太盛情邀請了句,跟著下了臺階。
顧硯沒顧上看李小囡一家門怎么處理那一院子雞蛋的熱鬧。
潘世易帶來的他阿娘的那封信里,說他大姐夫嫡親的姑母潘太太最近心情郁結,要到平江府他們王府別業住一陣子,散散心,囑他用心照應。
潘太太和他阿娘從極小起就是最要好的手帕交,嫁進史家沒幾年就守了寡。
這位潘太太性子疏朗詼諧,史家老太君極其寵愛她,史家上上下下都尊重她照應她,親朋好友沒有不喜歡她的,她怎么會心情郁結
從前,這位樂呵了一輩子,病重將死的時候,聽說都是笑著笑著沒氣兒的。
這位太太遠道而來,肯定不是因為她心情郁結。
她來,是為了讓他心情郁結
潘太太身邊必定跟著史大姑娘,這一趟,必定是史大姑娘的主意。
潘太太最疼史大姑娘,對史大姑娘視若已出,潘太太和他阿娘,都覺得他和史大姑娘是天生一對地設一雙。
從前,他也這么認為。
現在,他強行退了和史大姑娘的婚約,阿娘不甘心,潘太太肯定也不甘心,那位史大姑娘更不甘心。
史大姑娘曾經找到睿親王府,要當面質問他,他沒見她,他不想見她。
顧硯想了一個晚上,正打算吃了早飯就啟程去一趟杭城,請六舅母出面,遠遠迎上潘太太,把她們邀請到杭城去散郁結。
可第二天一大清早,顧硯還在吃早飯,史府管事兒就進了別業大門
潘太太的船已經繞過平江城碼頭,離別業碼頭不遠了。
顧硯聽了史府管事的稟報,眼睛瞇起,片刻就舒開,淡然答了句知道了。
這是史大姑娘的安排。
她喜歡讓別人措不及防,她控局的本事,直到現在,他都十分佩服。
顧硯吩咐小廝叫進洪伯,告訴他潘太太已經離別業碼頭不遠了。
洪伯極其意外,顧不上多問,急忙讓人拿了別業圖紙過來,提著建議,讓顧硯選定了潘太太居住的院落,接著吩咐收拾院落,調配人手,急匆匆吩咐完,就趕緊趕往別業碼頭,迎接潘太太。
半個時辰后,顧硯站在別業碼頭,有一下沒一下的晃著折扇,看著緩緩靠近碼頭的闊大樓船。
樓船靠上碼頭,寬寬的跳板搭過來,史大姑娘扶著潘太太,踩上跳板。
顧硯眼睛微瞇,看著史大姑娘。
史大姑娘披著件藕合色薄斗蓬,扶著潘太太,看著潘太太,仿佛眼里只有潘太太。
顧硯看不清楚她的眉眼。
用不著看清楚,她的眉眼模樣,他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他一眼都不想再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