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鎮。
細雨蒙蒙中,微微混黃的海面上,一艘巨大的海船不遠,一條小船隨著波浪起伏。
小船上,那位劉當家裹著狐裘,正甩桿海釣。
從海船過去的另一條小船靠近過去,一個黑瘦漢子邁到劉當家船上,屈膝半跪,稟道“李姑娘己末啟程,用的是世子爺那輛四馬大車,午正兩刻,世子爺出臨海鎮,馬速很快,往昆山縣方向去了,申初兩刻回到臨海鎮,直接去了海稅司。”
劉當家凝神聽了,嗯了一聲,露出笑容。
忙成那樣,也要趕過去見一面送一程,嗯,挺好
初六,剛吃了早飯沒多大會兒,一輛結實大方的青綢圍子大車停在洪家門口。
一個十二三歲的小丫頭先從車上跳下來,站在車門旁,一個五十來歲的婦人按著小丫頭肩膀,從車上下來,往前幾步,沖好奇看著他這邊的門房笑道“煩你給李二奶奶通傳一聲我是奉了二奶奶妹妹李四娘子囑托,從平江城過來的。”
門房一聽二奶奶的妹妹,趕緊連連欠身,“您略等”
他們二奶奶的妹妹可是他們老太爺回回都笑臉相迎的貴客
片刻功夫,門房一路小跑出來,躬身讓婦人,“我們二奶奶請你進去。”
“你在這兒等一等。”婦人吩咐了車夫,帶著小丫頭,跟著門房進去。
李銀珠正跟洪振業生悶氣,“阿囡說的,老坐著不好”
“姑奶奶”洪振業一臉苦楚,“阿囡她再聰明,再什么都懂,她也不能懂懷胎生孩子這事兒是吧阿娘在怎么也生了我跟妹妹,這事兒肯定是阿娘更懂,是吧這事兒得聽阿娘的對吧”
“我們鄉下人,懷著胎個個都照樣下地干活,我阿娘生了我們姐弟五個呢,從來沒坐著不動過”李銀珠立刻懟了回去。
“哎幼姑奶奶,這不一樣,有人來了,哎幼姑奶奶你別動”洪振業一把摁住李銀珠,“我去我去”
“這就是三姑奶奶吧。”婦人進了小院,迎著李銀珠的目光,笑著見禮。
李銀珠一把拍開洪振業,急忙站起來,“您是”
門房說是阿囡打發過來的人,可這個人她不認識。
“小婦人姓路,在王府醫藥局侍候了幾十年,前年告老回到平江別業,昨天我們世子爺傳了話,吩咐小婦人過來侍候三姑奶奶懷胎生育上的事。”
路嬤嬤字句清晰,李銀珠一個愣神,隨即反應過來,“阿囡說過,您這么快就到了,您快請坐。”
洪振業驚愕的眼睛都瞪大了。
“因為要跟在三姑奶奶身邊侍候好幾個月,小婦人帶了些衣服用具,在外頭車上,煩姑爺叫幾個人抬一抬。”路嬤嬤接著笑道。
“好好好您坐您坐我這就去”洪振業拎著長衫前襟就往外跑。
“哎你慢點”李銀珠喊了句,“嬤嬤放心,讓他去張羅,嬤嬤您請坐。”李銀珠笑讓道。
洪振業沖出去,站在大門口,指揮著門房和幾個婆子卸下箱籠行李,吩咐搬進他院里,急急讓人牽馬過來,上了馬,直奔出去找他翁翁。
洪老太爺和他阿爹洪老爺天天出門吃年酒,今天洪老太爺在祥云樓赴朱縣令的年酒宴請。
洪振業一路小跑沖進祥云樓。
他翁翁洪老太爺緊挨朱縣令坐著,李士寬李老太爺挨著他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