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為了避免發生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慘事,他先找了傅文成這個族長,然后又點明了只借給村里的人。
這種情況下,出意外的幾率就很小很小了。
傅文成卻沒他想得那么多。
他也是讀過書的,還跟傅文鈺的爹傅青山做過一陣子的同窗。傅文鈺說的這幾本書他也聽說過,對考秀才是有幫助,沒想到周秀才死后竟是留給了傅青山。
若是傅文鈺想要賣,他估計舍不得全部買下,但如今傅文鈺卻說只要給一些糧食就可以借來抄一份,傅文成頓時心動了,畢竟他的兒子過幾年也要考秀才了。
傅文成馬上道“那文鈺你準備收多少糧食”
傅文鈺道“最少是一石,或者是三百文。”
一石就是一百五十斤,市價三百文左右。可不要覺得很多,因為一個成年男子一年就要吃掉三到四石糧食。
根據原主的記憶,傅家村這片地方風調雨順的話畝產大概是兩石,一年也就四石。他的四畝地租出去一年能收到的糧食差不多就是這個數,這么點糧食一家人想要頓頓吃飽那是不能的。而如果一年能借出去兩三本書,那三個人就餓不死了。
所以他才帶了兩本書出來。
傅文鈺覺得自己提的這個價格并不貴,因為他剛剛說的那些書,如果單獨去買的話,每一本都不會低于二兩銀子。而為什么不提更高的價格,當然是考慮到畢竟是同村人,而且他將來繼續讀書的話,也需要一個請教的渠道。
今天低價把書借出去,那明天想找人請教的話,人家也不好意思拒絕。
至于別人會不會覺得抄書要錢,從而對自己印象不好,覺得他吝嗇什么的。傅文鈺覺得自家這種情況,村里的人應該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至于跟他計較這些。況且能供家里人科舉的人家,也不會拿不出那么點糧食來。
果然,傅文成聽到這個價格后,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糧食他家里有的是。
見傅文鈺出一趟門,還真的帶回了糧食,周氏喜極而泣。
“文鈺,你真的長大了。”
“娘之前還想著,多做些繡活拿去賣,再買些米回來的。”
“沒想到,沒想到”
傅蓉也很高興,她伸出手去抓起一把微黃色的大米,揚起臉道“娘,我們今晚吃干飯吧,不要喝粥了。”
周氏擦著眼淚,“誒”
傅文鈺也跟著笑了起來,“娘,我們家的地租給春田叔了,族長說明天會先送一半的地租來。另外族長幫忙問過了,村里其他兩個準備考秀才的,也打算借我們家的書去抄,所以他們陸陸續續也會送糧食過來。”
“我們家不缺糧食吃了。”
“你和妹妹也不要一直待在屋里做繡活,多出去走走吧。”
有了這些糧食,他們家今年都可以吃飽飯了。而明年他肯定也已經找到了解決家里困境的辦法,甚至還用不了一年。
周氏答應下來,當晚就煮了滿滿一鍋大米飯,然后一家人就著咸菜以及其他在這時候能找到的綠葉菜,吃了一頓久違的飽飯。
然后吃飽喝足的傅文鈺,就坐到了桌前。
他在思考以后要怎么辦。
傅二嬸雖然心思不正,但她今天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