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掌柜拿起傅文鈺的話本,然后放下了。過了一會兒后,他又拿了起來翻看。
終于,他下定了某個決心。
“這樣吧,我多印一些。”
這話說出來后,他就好像是解決了什么難題,表情頓時就變得輕松了,還用手彈了彈那疊紙,笑著對坐在對面的傅文鈺道。
“你的這個話本頗為新奇,我還是有信心的。”
“所以我打算印一千冊,印好后除了在本城留下幾百冊外,還會送一些到附近的幾個縣城。我們東家可是大名鼎鼎的唐員外,他是我們柳州數一數二的大商人,生意做得很大,在別的地方也有鋪子。”
如今在開元書坊內的話本,除了一部分是本城的人寫的之外,有些是其他地方送來的,所以張掌柜覺得這個辦法可以一試。
在話本這個圈子浸淫多年的他,自認還是有些眼力的,也是真心覺得傅文鈺的這本鳩占鵲巢真假少爺難分辨是一本好話本,不遜色于三柳先生的樵夫。
但這回就輪到傅文鈺皺起眉頭了。
因為張掌柜想出來的這個辦法,他并不滿意。
一千套也太少了吧
于是接下來,傅文鈺就詢問了一些關于印書的知識,然后他了解到目前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已經非常發達了,但就價格上,還是比不上人工抄寫。換句話說,數量少的情況下是抄寫占優,只有一兩百本以上,才能把印刷價格打下來。
張掌柜計劃印的一千套,在話本這個行當里算不錯的了,如今書坊內賣得最好的那本,也就是傅文鈺剛剛看過的樵夫,第一次也就印兩千本而已。
印一千套的話,作為作者的傅文鈺,能夠得到二十兩。其中本城因為是府城所在,讀書人多,所以會留五百套,其他則會送到別的地方。
后續如果書坊這邊再印,還會再分他一點兒。
但傅文鈺覺得,這個價格還是太少。
雖然這時候的四口之家,一個月二兩銀子就能夠吃飽肚子了,二十兩夠他們家幸福地生活半年以上,但他還是覺得不夠。
而且話本這東西,不是什么人人都需要的四書五經。印出來一段時間之后,想要看的人自然能找到辦法,后續再印市場就不大了。沒準他的這一千套,要賣上一整年才能賣完,那樣的話他的稿費豈不是只有二十兩
所以還是得擴大市場。
從完結改成連載
于是傅文鈺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張叔,你可知道連載”
張掌柜回以狐疑的目光。
既然對方不知道,那傅文鈺便詳細地解釋起來,“我說的連載,是指將話本分開,一段一段地印在柳州小報上。”
“據我所知,張叔你這兒是能收一些詩詞文章印在柳州小報上的。既然文章可印,那話本為何不可印呢若是將書坊內賣得好的話本,挑幾本印在上面,一次印千字,豈不是能讓更多的人看見”
“一本幾十文錢的話本有些人不舍得買,但幾文錢的小報還不舍得嗎只要看了今天,那他不會想看明天的嗎”
寫文多年,恨不得黑掉作者電腦看后續的人傅文鈺見得多了,所以他露出了篤定的笑容,“看了明天的,自然想知道后天的。”
“若是連載一兩個月后,我們告訴那些看過的人,說你這兒有全套的話本,可以馬上看到大結局,難道那些人能忍住不來買”
張掌柜眼前一亮,“好主意”
他很清楚,對于那些愛看話本的人來說,那真是一刻也等不得的。若他今天放出風聲說三柳先生寫了新話本,那明天一早就會有人守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