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傅文鈺的腦海中思緒急轉。
根據原身的記憶,以及他在現代寫狗血文時查到的資料,古代是非常重視孝道的。尤其是父子關系,說是掌控著生殺奪于之權都不為過。比如做父親的,可以直接把兒子賣掉,官府都不會追究他的責任。
而祖孫的情形也類似。
雖然傅家已經分了家,而且大房吃了虧,但傅大石是他嫡親的祖父,對注重孝道的古代人而言,是必須尊重孝順的。尤其傅文鈺目前還只有十五歲,屬于未加冠的未成年,所以傅大石對于他的事情,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
比如把地租出去這種事,就不應該瞞著他。
在傅文鈺愣神的這會兒功夫里,傅青田也覺得氣氛不對,于是他趕緊把籃子一放,然后道“文鈺啊,我家里還有活計呢,就不多留了。這雞蛋你拿去吃,不用跟叔客氣哈。”說完他跟傅大石、傅青石,還有周氏等人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
他人一走,傅大石就沉下臉,“文鈺你過來。”
周氏和傅蓉擔憂地看著他。
傅文鈺朝她們笑了笑,然后才向傅大石走去。
在路上他想了想,如果傅大石問起的話,他就實話實說。畢竟他不會種地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至于對方能不能諒解,反正已經分家了,可以不用太在意。有句話說得好,只要你不在意,在意的就會是別人。
最壞的情況就是傅大石不滿,在外面說傅文鈺不孝順親祖父,敗壞他的名聲進而影響到將來的科舉。那他也可以把分家的事傳揚出去,那樣一來,傅大石的權威性下降,他得到同情分后自然能把名聲救回來。
想到了最惡劣的結果是自己能接受的,傅文鈺的腳步變得坦然。
但出乎意料的是,待傅文鈺坐下后,沉默了許久的傅大石并未問起租地的事,而是遲疑著開口道“這次分家,你是不是不滿”
傅文鈺“啊”
他沒想到傅大石居然問起這個,隨即便有些為難。
在他看來這次分家的確是有些不公平,因為傅青石和傅二嬸給出的理由是傅青山讀書多年,用去了家里的不少錢,所以在家產的分配上,就應該補償他們二房。
但事實上傅青山也就是在結婚之前用過家里的一部分錢讀書,結婚之后他用的其實是他自己掙的,亦或者是周氏掙的。需要趕考的時候銀錢不夠,周氏還變賣過自己的嫁妝,用到傅家的錢其實不多。
更別說傅青山考中秀才后,是可以免賦稅和雜役的。
這么多年下來,差額估計就幾十兩。
幾十兩多嗎
不多。
而且傅青山花錢了,難道傅青石就一分錢都沒花嗎
傅青石雖然沒有走上科舉之路,但也是在村塾讀過書的,而且后來的娶妻生子、一家人吃穿用度等等,三十年下來即使沒有傅青山花得多,那也有二三十兩了。所以于情于理,都不應該只給大房分兩成的家業。
在這件事情上,眼前的這位祖父傅大石,心是偏了的。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傅大石就只剩下傅青石這一個兒子,以后也還要靠他養老。對此,傅文鈺沒有什么好評價的。
相比起多分給二房的那幾畝地,還是現在當家做主的日子比較快活。他已經過慣了自由自在的日子,實在是不想讓人管著。
所以傅文鈺回答道“祖父,我都明白的。”
“分家的事我沒有怪您和二叔的意思,二叔是要給您養老的,多分一些家業也正常。至于把地租出去,那是因為我不會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