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張狗剩,正等著答案。
包縣令并沒有想到他會問出這么一個問題,思索了一回兒后才回答,“本官見你說話條理清晰,不卑不亢,可是讀過書”
張狗剩回答“跟村里的夫子讀過。”
“嗯,既然是讀過書,那你應該看看本朝的大律。”包縣令道“斷案講究的是證據,不能投機取巧。”
“本官判你是王家的孩子,靠的也是證據。”
“其一,你與王富貴的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一個早,一個晚。雖然給你接生的穩婆已經死了,但給王富貴接生的那位還在,本官剛才已派人詢問,她說王富貴腳底有痣,只是她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所以才未曾來此。”
“此為人證。”
“其二,根據縣衙記錄,你出生前后,張家賣了幾畝地,而給你接生的那位穩婆家里,則多了幾畝地。”
“此為物證。”
“其三”
包縣令緩慢地講述著,眾人這才知道原來縣衙還做了這么多事情,紛紛稱贊縣令大人英明,這下再也沒有人說王員外和張狗剩不像,不是父子了。
最后,包縣令總結。
“斷案講究的是證據,除了這些之外,本官還會讓他們幾人一五一十地說清楚,并且簽字畫押。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張狗剩心悅誠服,“多謝大人”
而此時,將兩人對話也聽入耳中的張家眾人及王富貴,心知無力回天,徹底地癱軟了下來,神情沮喪、呆滯、后悔、怨恨等等不一而足。
最后,張狗剩終于喊了他真正的爹娘。
而殺人案的原告劉慧,在聽到包縣令判處王富貴斬立決,待報大理寺審核無誤當即問斬的時候,也眼中落淚,叩首感激。
一片歡喜。
全文寫完,傅文鈺滿意地放下了筆。
這篇鳩占鵲巢真假少爺難分辨的話本,因為后續增添了人物和劇情的緣故,字數比預計的要長,達到了十三萬字。
不過字數不是傅文鈺關注的重點,他滿意的是這篇話本的故事性夠強,沖突也足夠,狗血情節一波接著一波,反轉一次又一次,保準讓追更的讀者心心念念,欲罷不能,恨不得沖到書坊一次性看完大結局。
這才是他的目的啊
想到這里,傅文鈺微笑著從厚厚一沓紙中抽出了后面的那部分,大概四萬字的情節,讓紙張上的劇情停留在滴血認親,也就是三人的血融合在了一起的那段劇情里。
他打算前面這些都交給開元書坊,讓他們刊登到報紙上去,至于后面的這部分大結局,則連同前面的一起,交給張掌柜印刷成書。這樣等報紙上的劇情發酵,引發大批讀者追更的時候,書正好可以賣。
這樣一來,必定能促進話本的銷量
就像那些看網劇愿意開通v賬號,亦或者為了加更給作者打賞的讀者一樣,總有一部分人會想要提前知道結局的。
他們會是話本銷量的主力軍。
經驗豐富的傅文鈺對此很有信心。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