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元書坊出來,傅文鈺決定到處逛逛。
他上回到柳州城,是跟母親以及妹妹一起來的。當時三人目標明確,先是去書坊,然后去繡莊,接著是西邊的集市,事情辦完就回去了。
所以傅文鈺對于柳州城的印象,還停留在原主的記憶中。
如今他已寫完了第一本話本,有大把的空閑時間,于是決定到處逛逛。不但可以增進自己對柳州城的理解,順便還能取取材,看能不能激發一些關于下個話本的靈感。
柳州城并不大,主要的街道有三條。
一條是傅文鈺剛剛出來的狀元街,這是縣內的主干道,很多經營了許多年的老字號就開在這條街上。比如開元書坊,比如曾經刊登在傅文鈺看過的那一期小報上,有蒸軟羊、羊蹄筍等招牌菜的富貴酒樓。
第二條街,則是通往碼頭的。
柳州城位于某條大河的中間,上連京城,下接其他州府,商貿還算發達。所以在通往碼頭的這條路上,就有很多鋪子。
至于第三條街,傅文鈺遠遠的就停住了腳步。
因為這條街里匯聚了三教九流,有的屋子門口掛著紅綢和紅燈籠,這是青樓的標志。而另一些則是賭坊,門口還有賭客和賭坊的打手拉拉扯扯,好像是欠了銀子沒還。這兩個地方給錢傅文鈺都不會去,所以掃了一眼就掉頭了。
他最后回到狀元街,停在了一家茶樓門口。
茶樓和茶攤不同,這里不單單是喝茶的地方,同時也是聽曲、看戲文、甚至是和家人朋友們閑聊的地方,和瓦舍類似。
傅文鈺進門時,說書人正說到精彩的地方。
“樵夫重重地摔了出去。”
“他知道,自己這回兇多吉少”
“對面那是什么啊那是山鬼,那是精怪,那是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說句不好聽的,那老怪物吃過的人,沒準比他見過的還多。”
“那自己如何與他抗衡吶”
“吾命危矣”
這是三柳先生的那篇樵夫
傅文鈺感興趣地坐了下來。
樵夫這篇話本,他也很喜歡,甚至覺得翻譯成大白話的話,不比現代那些大神們寫出來的志怪小說差。甚至在某些用詞,某些描述上還要更強一些。唯一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太太太短了,只有不到五萬字。
而這一會兒功夫里,樓下的說書先生已經說到了高潮部分。
“在那個時候,樵夫真的是心疼肝疼肺也疼啊,幾欲暈厥。他萬分后悔,后悔自己不該不聽古人言,選了一個大霧天氣進山。”
“這下可好,遇上精怪了”
“他悔啊,悔得不行。”說書人擺出了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就在他走投無路,求救無門的時候,突然間他看到了一把斧頭”
“原來就有那般的巧,那精怪正好將他甩到了斧頭掉落的地方,客官們,你們說巧不巧啊實在是巧得很”說書人猛地一拍鎮尺,慷慨激昂,“說時遲那時快,樵夫心下一橫,撈起斧頭就打算跟那精怪拼了”
“好,拼了”他話音剛落,樓上樓下就傳來了附和聲。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