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李茶的話還了回去,李磊覺得神清氣爽。
然后他就經常這樣做了。
李茶摔壞了一個價值不菲的古董,臉色蒼白地跑過來跟他說“大哥我不是故意的,一家子兄弟,你不會讓我賠償吧”
李磊答“無規矩不成方圓,你不賠的話那金石齋這個月就不賺錢了,虧錢我可是要被爹罵的。都是一家子兄弟,你不會讓大哥我難做吧”
諸如此類,每日總有一兩次。
后來李磊也有些煩了,干脆直接堵回去。
于是有一日,當李磊慢了半茶盞功夫,才在庫房找到了某位從京城來的貴客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他發現李茶又在客人面前茶言茶語。
“我大哥還沒回來嗎”
“可是剛才我聽伙計說,一刻鐘前便已經找到了您要的前朝花瓶了啊。貴客莫怪,我大哥他怕是有什么事情耽誤了,不是有意怠慢的。”
李磊直接推開門進去,“哪個伙計說的”
“你讓他略等一等,晚些時候我去與他對峙。我們金石齋進出的東西,從來都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不但貨如此,人亦應如此。”
把李茶嚇走之后,李磊對貴客笑了笑,然后解釋“對不住,我剛才的確是先挑了一個花瓶,但后來覺得這個更好,于是便換了。”
“但并沒有耽誤一刻鐘,也就是半茶盞功夫。”
因為有仙人賜下的“神眼”在身,能夠看穿古董真假,所以久而久之李磊便養成了一個習慣,便是事無不可對人言,坦坦蕩蕩。
假便是假,從不會說成真的。
更何況這位貴客,還是另外一位熟悉的貴客介紹來的,那更無需隱瞞了。
解釋完后,他原本以為貴客會笑笑含糊過去,誰知對方竟好奇問道“他是你兄弟平日里他就是如此跟人說話的嗎”
“對,他是我二弟。”
李磊沒有防備地坦然回答“他平時的確是這么說話的,我記得好像是從八九歲開始吧,總是茶言茶語,對了,他叫做李茶。”
老者好奇又問“那他還說了些什么”
于是李磊舉了幾個例子。
當然,他舉的都是發生在金石齋里面的例子,因為知道的人不少,所以沒什么不能說的。但在家里發生的,他卻沒有說出來。
但即便是這樣,聽完后老者的目光也變得同情起來。
他猶豫了一會兒道“小兄弟,我那好友說你是難得的坦蕩之人,可堪為友。更說若不是你的利眼,他那回便要吃大虧了。所以我有幾句話你且聽一聽,說得對你便回去多想一想,說得不對,那你就當是聽我這個老頭子閑聊了。”
李磊對老人是很尊敬的,當初仙人扮做乞丐的時候,他便愿意請對方吃饅頭,所以如今他想著聽一聽也無妨,于是道“您請說。”
老者便道“這位李茶,可是你親兄弟”
李磊搖頭又點頭“同父不同母。”
老者瞬間門了然,又問,“那隨著你年歲漸長,那你父親是否對你越來越看不上眼,覺得你渾身都是錯處,對李茶卻是和顏悅色”
李磊坐直了身體,忙不迭地點頭,“對對對,以前的確是這樣。”
他說的以前,指的是自己還沒有得到機緣的時候,那時候父親經常會因為一兩句話就莫名其妙地責罵自己。
“老人家您可是認識我爹”
“不認識,”老者搖頭,“但世間門的道理是一樣的。”
“端看他剛才說的幾句話,第一句是我大哥還沒回來嗎,此時若是個真心為你打算的人,他下一句定是會說那他應該是有什么事耽誤了,您稍坐片刻,我這便去催一催。后面不管是讓人催,還是親自去催,都很穩妥。”